细说砭石疗法 基本手法8招

砭术乃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首创,其基本手法有温、凉、感、热、扭、划、刮、扣击、颤振、弹拨、平推、揉颤、一指禅颤、抹、摩、拍、点、铲、滚、耳、冰等二十八种。

中医认为砭石疗法的重点在上品砭石,主要由泗滨砭石(山东泗水大山中称「扁鹊石」)制作而成,尤其制成刮痧板、砭锥、砭砧等之后,其微晶、红外和脉冲作用,具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功能;用来操作砭术二十八种手法,具有温助阳气,疏通经络;逐寒祛湿,祛瘀止痛;潜阳安神,止悸定惊的作用,其效果明显优于刮痧。下面简述砭术的几种基本法:
1.温法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种温热疗法,首先将砭石泡在温热水恒温箱中,使其取出时的温度在四十度,然后趁温热敷在特定穴位上。温法针较适合脏腑虚证患者,尤其对风、寒、湿三气杂合而成的虚证或痹症患者最有效。只要辨症准确,将砭石温敷于穴位,即有助于调动人体真气、精气,药至病所,改善脏腑功能。但注意!禁将高温砭具敷在肾俞、命门穴上;如可非用此二穴不可,则将砭具温度调降至三十八度以下。
2.凉法
无论使用什么办法使砭具变凉,施术时均应先擦乾,再将砭具安放在穴位上。只要在适当穴位上凉敷二十五至三十分钟,即能改善腹水、腿部水肿、椎间盘突出、急性充血水肿时的急性症状。若能配合泻水中药,凉热交替,效果更佳。
2022-10-29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25: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温法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种温热疗法,首先将砭石泡在温热水恒温箱中,使其取出时的温度在四十度,然后趁温热敷在特定穴位上。温法针较适合脏腑虚证患者,尤其对风、寒、湿三气杂合而成的虚证或痹症患者最有效。只要辨症准确,将砭石温敷于穴位,即有助于调动人体真气、精气,药至病所,改善脏...

  • 用砭锥的锥尖和其他砭石的尖端处,根据不同的病症,按照一定的穴位施行扎、刺的手法为刺法。针刺疗法,是在金属工具出现后、取代了砭石的刺法而形成的。砭术中的刺法,相对于针刺疗法,有无创口、刺激较弱等特点,比针刺疗法安全,容易掌握。4.叩法 为刺法的演变,连续的刺法为叩。所不同的是,...

  • 砭石疗法的基本施术手法包括刮法、擦法、刺法、叩法、划法、温凉法、感法、闻听法和组合法等九种。刮法是利用砭具在皮肤表面,按照十二皮部和经络的位置进行刮蹭,砭板是最常用的砭具,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方向,刺激经络,达到疏通气血、调整阴阳、排除病气的效果。擦法则是在刮法的基础上,砭具作用...

  • 对于头部的保健,有一种前额感应的方法,通过将砭石板贴在前额上进行感法,同时还可以用手按压,这样可以促进头部的气血流通,预防和治疗头痛、目眩等症状,甚至延缓额部皱纹的发展。刮印堂则是从印堂开始,用砭石板的外弧形板刃交替向左右刮试,可以预防和治疗头晕、头疼、眼病、鼻病等。在颈部和肩部的...

  • 在古砭石疗法和民间石疗法的基础上,针对现代人的特点推出砭术的基本方法,包括“刮、推、抹、摩、擦、揉、缠、凉、划、拔、点、按、振、拿、拍、扣、剁、温、清、感、电热温烫”。 使用板形砭具的凸边或凹边,竖立并沿垂直砭板的方向移动,对体表进行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试或往返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