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详细资料大全

①足太阴脾经之简称。
②指推拿穴位名。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脾经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中医解读,一、足太阴脾经,二、推拿穴位名,中医套用,一、足太阴脾经,二、推拿穴位——脾经, 概念 ①指足太阴脾经。 ②推拿穴位名,位于拇指远端的指腹面或拇指桡侧缘。 中医解读 一、足太阴脾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本经自足大趾的内侧端(隐白)起始,经核骨(第一跖趾关节)后面,向上到达内踝骨的前边(商丘),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厥阴、足少阴两经交会,再沿胫骨内缘,向上交叉浅出于足厥阴肝经的前边,经过膝关节,沿大腿内侧前边,进入腹腔,入属脾脏,联络胃府,再向上贯穿膈肌,夹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通过膈肌,流注心中。脉气由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属脾络胃,与心、肺、肠有直接联系。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前后流注次序中足阳明胃经循行至足太阴脾经再循行至手少阴心经。 二、推拿穴位名 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 *** 经》。又名脾土、脾经。①位于拇指远端的指腹面。治脾胃虚弱之疳积之泄泻等。《针灸大成》卷十:“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之。”②位于拇指桡侧缘。 中医套用 一、足太阴脾经 本经发生病变主要病证分为外经病候和内脏病候。外经病候表现为身体困重,肢倦乏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痛,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内脏证候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嗳气,呕吐,便溏,黄疸,水肿等。 本经穴主治“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泻,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想打呵欠而气不畅,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脾大络病症,实证,浑身酸痛;虚证,百节松弛软弱。 二、推拿穴位——脾经 (一)操作方法 1、一手将患儿拇指屈曲,另一手循拇指桡侧缘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称补脾经; 2、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称清脾经; 3、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推脾经,往返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 (二)功效 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三)适应证 1、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等; 2、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 3、治疗脾胃不和导致的饮食停滞、胃脘痞闷、吞酸纳呆、呕吐腹泻等; 4、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可推补本穴。 (四)注意事项 小儿脾胃薄弱,多用补泻,体壮邪实者方用清法。
2022-10-04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4-09-20 06:28: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