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头晕,医圣张仲景只用了仅仅2味药

眩晕确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病症,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冒眩”。

古人讲,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风,火,痰,虚,人都会摇摇欲坠,眩晕,痰是最常见的。尤其在头晕的那几天,感觉跟晕车晕船一般,还会伴有腹胀不消化、犯恶心的症状,典型的痰湿中阻,风痰上扰。

在张仲景《伤寒论》上记载,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就是说,一个人身体这些水饮停留啊,饮邪浊阴占据清阳之地,这诸阳之会的头部便会觉得眩晕,这种情况下,单用白术、泽泻两味药就管用。白术守住中焦,除湿健脾;泽泻在下焦,引水下行,使不上逆。

原文: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五两(15克),白术二两(6克)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如果感觉麻烦,可以将两味药研成粗末,用开水浸泡之后代茶饮。坚持使用,必见奇效。

泽泻甘淡性寒,其功长于利水,有较好的利水除湿,消肿作用。比如,温阳化气,利湿行水名方五苓散中就有泽泻。《日华子本草》曰:泽泻“主头旋,耳虚鸣。”

可是如果脾土不虚,水湿不可能会泛滥,因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白术甘、苦、温,能够入脾胃经,主要的功效是益气健脾,脾旺则饮食水谷能够得以化生,故苦温燥湿的白术治疗脾胃中阳不足而出现的脾虚水肿,痰饮内阻等疾病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

《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金代名医张元素云:“白术和中补气,除湿益燥。”凡中焦受湿、泄泻,必须以白术逐水益脾。

泽泻与白术配伍治水汽上犯的眩晕症

那些流传至今的中医治疗脾胃的名方,理中汤、四君子汤、二陈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保和丸等等,以及一些兼治脾胃的方剂,逍遥丸、午时茶等等,如果仔细看它们的药味组成,会发现不管方名怎么变,基本的治疗思路和配伍用药却是一脉相承的。
这泽泻和白术的配伍,大有用武之地。

前面说了,眩晕的根本在于脾虚,水湿不化,形成痰饮,聚于体内。白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功效就是健脾祛湿,是祛湿的神药,仲景很多祛湿的方子中就用到了白术,一切脾胃虚弱、痰湿困脾之症都离不开它。

白术有一股很好闻的气味,中药的香,和大家理解的香会有点不一样,不是香水的香,也不是厨房里炒菜的香。这种香有什么作用呢?能醒脾,凡是带有香味的药都有醒脾的功效,白术还带有一丝丝甜味,甘味入脾,白术性温,还有一定的燥性,脾喜温喜燥,所以能够燥湿以利水。

泽泻,你看泽泻这名字,好有气势啊,像那个河泽一样,一泻千里。泽泻利水湿以降浊阴,所以很多人会用它来减肥,服用泽泻以后呢会有身轻如燕的感觉。

白术和泽泻,白术辛温,泽泻甘寒,二药相合,攻中寓补,补中寓攻,一个燥湿,一个利湿,一个通过健脾助运而运化水湿,其性上升,一个则渗湿泻热,其行下降。一升一降之间,将盘踞在中焦的湿浊之气轻松化解。

茯苓也治,但茯苓冶眩方面,不如这两个药有力量。

有个朋友每天工作时感到头晕头重,嘱其用白术、泽泻泡水喝,一个礼拜,通通都消失掉了。

为何头晕头重消失得这么快?

因为《黄帝内经》讲,湿重则头重如裹,晕晕沉沉,当湿邪排掉后,如拨云见日,阴天变晴朗,脑袋变灵光。不过,此方,阴亏津少的人,是万万不能用的。
2022-08-03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7:43: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前面说了,眩晕的根本在于脾虚,水湿不化,形成痰饮,聚于体内。白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功效就是健脾祛湿,是祛湿的神药,仲景很多祛湿的方子中就用到了白术,一切脾胃虚弱、痰湿困脾之症都离不开它。白术有一股很好闻的气味,中药的香,和大家理解的香会有点不一样,不是香水的香,也不是厨房里炒...

  • 4. 医圣张仲景创立的苓桂术甘汤,专治此类水湿病症,疗效显著。5. 该方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四种药材组成。茯苓能健脾渗湿,安神,适合体内有湿且睡眠不佳的人。6. 桂枝辛温,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缓解胸胁胀满,助小便下行。7.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炙甘草补中气...

  • 医圣张仲景用苓桂术甘汤来治疗这种水湿,疗效非凡。这个方只有4个药: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茯苓有健脾渗湿的功效,还有安神的作用,适合体内有湿又睡眠不佳的人群。桂枝辛温,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桂枝不仅能缓解胸胁胀满,还可以助小便下行。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

  • 南阳医圣张仲景将瓜蒌与薤白组合使用,根据病情在方剂上进行加减变化,形成了以下三种经典方剂,以治疗胸痹症状:1. 瓜萎薤白白酒汤,以全瓜蒌开胸消痰下水,用薤白辛温滑利,行气散结,两药相合,善于开胸中痰气痹结。再加白酒辛温透散,以助药力。适用于胸痹痰气互结,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者。2...

  • 五苓散是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的方剂。本方由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五味药组成,具有温阳化气、利水消肿的功效。本方临床适用于口干且不喜欢喝水,而且喝水口干不能缓解,同时伴有小便频多、每次小便量少、总有排小便的感觉;或者伴有水入即吐、肚脐跳动;或者口吐...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