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上讲脾胃不好和失眠有些怎样的关系?

现在许多上班族不注重吃饭的重要性,要么胡吃海喝,要么吃的少或者不吃,加上每日的工作,有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有了胃病,不仅如此,失眠的人也日益增多,明明身体很累,但就是睡不着。在中医上来说,脾胃不好和失眠有一定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就是说如果饮食不当,脾胃功能失调可以影响到睡眠。中医认为脾胃统主水谷运化,脾胃功能失调,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浊邪或热邪内扰心神,会造成心神不宁而失眠。
对于有失眠症状,同时脾胃又虚弱的一部分人来说,调理脾胃很关键。

调理脾胃分几种情况:脾气虚弱,如面色发白、四肢乏力、没有精神,可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脾胃积滞,如脘腹胀满、大便不畅,可用健脾消积口服液、保和丸;胃阴不足,如口干舌燥、没有食欲,可用益胃汤。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脾胃有问题呢?
在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舌头的变化来判断脾的状态。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如果每天不愿起床,经常失眠,吃不下饭,有时身体无力,那么可能是脾胃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调理身体。
2020-10-23
脾胃不好,消化功能会变差,吃进去的食物在胃部停留的时间会变长,人会感觉不舒服,会有恶心、胸闷等症状,所以就会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2020-10-23
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失眠会导致五脏包括脾胃,逐渐衰竭,有句话叫胃不和则卧不安。2020-10-23
中医学中有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虚弱,不能化生气血,令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脾胃不合会导致失眠。2020-10-23
失眠和脾,心有关,当脾胃虚的时候,劳思会耗伤心气,晚上吃了很多东西积累在胃也会失眠。2020-10-23
脾胃不和的人夜间容易发汗,或者是吃稍微硬点的食物就感觉消化不良,而小孩子也容易夜啼,所以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脾胃不好的人失眠。2020-10-23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8:56: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老百姓口中的脾不好在中医学上讲,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湿重。脾气虚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体偏瘦,胃口差,心悸,心慌气短,失眠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等。脾阳虚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偏软,甚至泻泄,胃中寒冷,时有胃中隐痛,喜温喜按,舌淡...

  • 失眠病因多样,机制复杂。不仅是脾胃不和,失眠还与心肾不交,以及焦虑抑郁症、情绪不好、心理压力大、更年期综合征等有关系。一些助眠产品确实可以起到安抚心神,促进睡眠的功效,但终归也只是起到辅助睡眠的作用,并无法彻底治疗失眠。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多多少少会有失眠的困扰,西医诊...

  • 1、饮食不当:胃不和则卧不安,进食过于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引起失眠,部分患者脾胃功能较弱,晚上睡觉前进食过多也会出现失眠;2、情绪不佳:生气后情绪很难平静,晚上也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另外,忧思过度,经常思考或琢磨问题也可引起失眠。除此之外,工作压力大、学习紧张也会造成失眠;3、运动...

  • 四、睡眠不好中医怎么调理 1、睡前泡脚安心神 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等重要经络的起止点,而且在脚底上还分布有与各脏腑器官有密切关系的近70个穴位和反应区,用热水泡脚,刺激这些反应区,就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就失眠来讲,热水可扩张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脚部血液...

  • 而人为什么会失眠呢?从中医方面简单来说原因有三:一是血不足、二是心肾不交、三是胃不和。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中焦受气,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血是一种能量,代表着一种动能,输布四方,供人体所需。我们常提到补血的问题,但是乱吃很多所谓补血的补品未必有多大的用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