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搓哪些部位缓解失眠?中医认为这4个,经常做有效


常见的失眠有很多,比如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半夜里总是醒来、凌晨3点左右会醒来而且难以入睡,此类人群可以对身体上的部位按摩,可达到安神的效果,提高了睡眠质量。

1、三焦支沟
当过度焦虑时会影响肝胆之气以及肝火旺盛,影响了胆经毒素排出。大量的毒素会沿着胆经运行到头脸部,从而引起头痛头晕耳鸣以及看东西模糊,平时对三焦支沟进行按摩,可辅助治疗肝火旺盛所引起的失眠多梦,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肋间肌岔气。

2、少海穴
失眠的人群需要调理好心肾,防止让身体受到损伤。部分人群因为心肾不交而影响了睡眠质量,也就是心脏和肾脏生理协调发生了失常。心脏和肾脏相互制约和协调,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当心阴不足或者心火旺盛时会引起失眠多梦、烦躁不安以及大汗淋漓,最常见的就是慢性病或者神经官能症所引起的心烦气躁。
3、对脚底反射区域按摩
脚底又被称为人们的第二心脏,在脚底有五脏六腑的反射区。当身体过度劳累或者睡眠不足时脚底有失眠点的反应区域,此反应区会有疼痛感。把适量的按摩膏涂抹在大拇指尺度或者手指骨节,轻轻的进行按摩而且睡觉前对带脉敲一敲,不仅能够促进胃肠道功能,同时提高了睡眠质量。

4、公孙穴按摩
中医认为胃不和寝不安,也就是说胃肠功能出现异常时影响了睡眠质量,平时可以对公孙穴进行按摩,此穴位是8脉交汇的部位,能调动脾脏的运化能力,抑制了小肠蠕动以及胃酸分泌,达到了活血化瘀以及通气的功效,同时也能够提高睡眠质量。
温馨提示
睡觉前可以喝一杯子牛奶,里面含有的酸氨酸,能够让人们产生疲倦感,加强了催眠功效。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把所有的灯光全部关掉,眼光盯着天花板,尽量的往后看,反反复复的睁开眼闭上眼,一直让眼皮疲乏为止。通过眨眼睛能够让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防止思考其他的问题,只要长时间坚持下去,不仅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同时防止眼睑下垂,延缓了其衰老。另外平躺在床上时,也可以从胸部向腹部下推来疏肝顺气,提高消化系统功能。

2022-06-25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0 15:57: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补脑安神——搓搓脚人的脚底有很多反射区,所以经常揉脚底可以起到补脑益肾、

  • 搓腰眼 腰眼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的凹陷处。中医认为,腰眼居“带脉”,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按摩时,两手对搓发热,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

  • 同时搓搓脚心的涌泉穴,在脚底的前三分之一、屈趾凹陷处,搓到皮肤发热为止。或将双手搓热后,以左手擦右脚心,以右手擦左脚心,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中医认为,脚部的这些穴位是浊气下降之处,经常按摩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对肾虚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等症有一定疗效。

  • 这些家里常见的小物件,也有养生大作用!1筷子搓手心——通经活血中医学讲究穴位,时常用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手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穴、少商穴、鱼际穴等。经常搓手刺激穴位,就相当于对各个脏器进行按摩调节,有利于身体健康。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冰凉症状中老年...

  • 从中医角度来看,腋窝顶部有极簧点,可归心经,适度搓搓腋窝,可缓解心火,扩胸理气,调节睡眠,有助于缓解心绞痛、胸闷等症状。【方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顺时针按摩腋窝15次,然后逆时针重复动作,每臂持续3-5分钟。揉腰窝——调理经络气血 位于腰椎左右凹陷处,手放在背后的接触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