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穴的主要作用和取穴方法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取穴方法】
侧坐或仰卧位。先确定太溪穴和水泉穴的位置,沿太溪与水泉连线中点向后推至跟腱前缘,可感有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操作要点】
直刺0.3-0.5寸。
【主治】
咽痛,气喘,咳血、嗜卧,痴呆,足跟痛等。
2022-10-03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42: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按摩大钟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神经衰弱、精神病、痴呆、哮喘、咽痛、咳血、足跟痛、便秘等。取穴方法:大钟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正坐或仰卧位,大钟穴位于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平太溪下0.5寸,仰卧或正坐垂足取之。

  • 内踝,跟腱。三、主治 大钟(强腰壮骨疗效好)①痴呆;②瘫闭,遗尿,便秘;③月经不调;④咯血,气喘;⑤腰脊强痛,足跟痛。四、定位 在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五、按摩 拿捏大钟,可防治腰痛;用艾灸的方法,每次灸5~15分钟,可治气喘、支气管炎。六、艾灸 隔物灸...

  • 大钟穴主治咽喉,胸肺,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咽喉肿痛,舌本出血,食噎不下,咳嗽咳血,哮喘,烦心,嗜卧,痴呆,疟疾,腰脊强痛,小便淋沥,足跟肿痛,咽痛,气喘,咳血,足跟痛,月经不调,咳嗽,咯血,癃闭,尿频,遗尿,便秘,腰痛,现代又多用大钟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癔病,精神...

  • 大钟穴位于足内侧,在内踝后下方,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取穴时正坐或仰卧,于太溪穴下0.5寸处,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凹陷处即为穴位。水泉穴处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该穴位有胫后动脉的跟内侧支通过,分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 (1)大钟穴 位置:脚后跟骨头与大筋交接点的地方即是。足少阴肾经的络穴,别走太阳经。治症:络穴和原穴一样,虚实都可以治疗。实症如小便排不出来,虚症如腰酸痛。络穴,做补泻时按照它的虚实来做补泻。(2)水泉穴 位置:太溪穴下来到骨边处。治症:后跟痛。左脚后跟痛扎右脚,右脚后跟痛扎左脚。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