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经-大钟穴

大,巨大也。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洪亮。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本穴物质为 太溪穴 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从高处流落低处,如瀑布落下一般,声如洪钟,故名。太钟名意与大钟同。

大钟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往下约1厘米处,肾气不足的时候按下去肯定很痛。

大钟穴是肾经的络穴,络膀胱经,主要的功效是排毒和御寒。

大钟穴有益肾平喘、通调二便的功效。由于肾经连着支气管,所以大钟穴能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的疾病。

此穴还有强腰壮骨、清脑安神的功效。

(注:络穴都是治慢性病的)

(1).恐惧,胆子小可以按大钟穴

恐惧这种病就是肾上的慢性病之一。恐惧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可能会伴随人一生。有人从小就胆小怕事,到老了也如此,而且因为肾虚、气不足,比原来还胆小。所以,一旦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情绪上的病,要赶紧多揉大钟穴。

(2).晚上睡眠充足,可白天还是想睡,可按大钟穴。

如果总想睡觉,整天没精神,本来晚上睡了8个小时,但白天不到10点钟又困了,而且吃完饭后总觉得没精打采的,这肯定是肾虚不足了。另外,虽然脾经不通、脾湿,也会容易困倦,但脾虚引起的这种症状和肾虚不一样。脾虚导致的困倦是有阶段性的。比如,早上起来后,到了九、十点钟脾经所主的时候气血不足,就想睡觉;而肾虚则是早上起来也想睡觉,下午还想睡觉,整天有气无力的样子。

肾是藏精的。没有精,就没有气,更谈不上神了。所以要想精气神好,就得先从补肾开始。中医说“久病入络”,生病久了,自然会在络穴上产生一种虚弱的感觉。要想补肾,平常就要多揉大钟穴。

(3).心里想得挺好,可是没有动力去干,可按大钟穴

还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心里想得都挺好,可老没劲干,没有动力,更没有持续力,这也是因为肾气不足。有这种情况,就不要老想着是不是意志力不强,因为这不是意志力的事。就算您意志力再好,而身体不行,那您也干不好事情,所谓坚强的意志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身心是连在一起的,身体强壮了,您自然就干劲十足。

(4).足跟痛,可按大众穴

大钟穴还是治疗足跟痛的一个要穴。

(5).嗓子老说不出话,可按大钟穴

当嗓子老说不出话来,也是肾气不足或肾阴不足的表现。大钟穴,古人起这个名绝不是瞎起的,为什么叫“大钟”?钟不敲不鸣。所以它是专门治疗失声的,一失声就鸣不了,敲敲大钟又能出声了。

以上几种症状,归根都是肾气不足引起的,治病先治根,中医就是治根治本的,这就跟我们家里的灯泡一样,如果没有接通电,把它插到哪儿也不会亮,而一旦接通电则瞬间即亮。所以经络穴位起效不是很慢,中医也不是很慢,相反它的调养方法是最快的,关键是您没让它通上。有人说身体的问题都3年了。您甭说3年,如果10年您没接通,这个问题也还会搁在那儿。2022-07-16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38: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大,巨大也。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洪亮。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本穴物质为 太溪穴 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从高处流落低处,如瀑布落下一般,声如洪钟,故名。太钟名意与大钟同。大钟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往下约1厘米处,肾气不足的时候按下去肯定...

  • 功能作用:大钟穴具有益肾平喘、调理二便的功效。主治疾病:该穴位主治多种疾病,包括咳血、腰脊强痛、痴呆、嗜卧、月经不调、足跟痛。还可用于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衰弱、精神病、痴呆、癔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尿潴留、淋病;以及其他疾病,如哮喘、咽痛、口腔炎、食道狭窄、便秘、疟疾等。穴...

  • 大钟穴为肾经穴位,位于太溪穴下0.5寸,太溪穴位于内踝和跟腱之间斜下0.5寸,然后取太溪穴下0.5寸到跟腱前方凹陷中,则为大钟穴位置。大钟穴常见作用如下:1、局部疾病:如可用于治疗踝扭伤、足跟痛等,部分患者足跟痛表现为走路时较疼,尤其为早起或者久坐后下床疼痛加重,此种情况可应用大钟穴进行...

  • 大钟穴位于内踝后下方,太溪穴下0.5寸稍后,跟腱附着部内侧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即为大钟穴。大钟穴归属于足少阴肾经的络穴,临床具有益肾平喘、调理二便的作用。大钟穴临床主治神经衰弱、精神病、痴呆、癔病、尿潴留、淋病、哮喘、咽痛、咳血、足跟痛、便秘、口腔炎、食道狭窄、疟疾。如果采用大钟穴...

  • 大钟穴是足少阴肾经穴位,位于内踝部,内踝后下方跟腱前缘凹陷,作为肾经穴,主要治疗作用是针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小便不利、夜尿多、夜尿频、前列腺增生,都可以选择大钟穴。生殖系统疾病包括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白带过多、不孕不育,也可以选择大钟穴。同时大钟穴作为肾经穴,还可以治疗腰部各种疼痛...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