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工作忙碌,回到家仍延续办公室忙碌时的紧张,无法放松休息,导致没办法消除疲劳。在中医中所称的「肝火」,也被视为神经亢奋紧长的表现,而「脾」的定义,包含消化功能。所以因为情绪、忧愁、压力大所引发的肠胃问题经常被认为是「肝脾失和」。而口干舌燥、上火、多汗、没食欲及胃部不适,这些都是肝脾失和造成的。以下介绍6个穴道,帮助促进内脏血液循环,降低腹内压等作用,改善脂肪代谢,增强消化功能。远离肝脾失和带来的不适症状!
足三里穴 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距离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效: 可调节免疫力、助消化、预防血管硬化、调理脾胃、通经活络
阳陵泉穴 位置: 屈膝90度,在膝盖外侧有两个突起,偏下的是腓骨小头,腓骨小头的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 改善腰痛、膝盖疼痛、脚麻、消化不良、高血压
行间穴 位置: 在脚背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边缘的凹陷处 功效: 人体肝经主要穴道之一,五行中属火,所以具有泻肝火、疏气滞的作用
太冲穴 位置: 用手指沿着脚拇趾、第二趾中间向脚背方向按压,在第一、二趾骨连接的位置凹陷处 功效: 改善情绪产生的问题。经常生气、郁闷、焦虑、精神压力较大的人要常按
肝俞穴 位置: 坐或平趴在床上,在背部的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处,左右两指宽的地方 功效: 疏肝利胆、降火、退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行气止痛
2022-11-13
足三里穴 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距离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效: 可调节免疫力、助消化、预防血管硬化、调理脾胃、通经活络
阳陵泉穴 位置: 屈膝90度,在膝盖外侧有两个突起,偏下的是腓骨小头,腓骨小头的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 改善腰痛、膝盖疼痛、脚麻、消化不良、高血压
行间穴 位置: 在脚背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边缘的凹陷处 功效: 人体肝经主要穴道之一,五行中属火,所以具有泻肝火、疏气滞的作用
太冲穴 位置: 用手指沿着脚拇趾、第二趾中间向脚背方向按压,在第一、二趾骨连接的位置凹陷处 功效: 改善情绪产生的问题。经常生气、郁闷、焦虑、精神压力较大的人要常按
肝俞穴 位置: 坐或平趴在床上,在背部的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处,左右两指宽的地方 功效: 疏肝利胆、降火、退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行气止痛
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