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感冒的中医中的伤寒

伤寒这个病名在中国起源很早,但是这与西方医学所说的 Typhoid Fever 不同,它指的是所有外感热病。[5]有关伤寒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素问》。继后,《难经》明确指出,伤寒的涵义有广有狭,广义伤寒包括狭义伤寒以及中风(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杂病中风)、温病、热病、湿温等疾病,即以伤寒名称兼赅风、湿、热等病邪所致的多种外感疾病。汉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六经证治为纲要,撰写了《伤寒论》一书,使中医学理法方药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无论对外感热病和其他系统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肠窒扶斯(肠チフス)是来自日本的译名,绪方郁藏于1855年刊行的《疗疫新法》最早使用这个译名来称呼 Typhoid 这个病名,并取代了传统的中医的病名。随着留日学生的增加,这个病名被带回中国。在清朝,西医将这个病名传入中国,初期曾经译为“肚肠热症”、“小肠热症”、“泰斐士热”等。1908年,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出版《医学辞汇》,将其译为“症症”、“肠热症”,希望作为官方名称,但是使用不广。1908年,丁福保将宫本叔、桥本节斋、寺尾国平所著的《新伤寒论》汉译出版,首次将窒扶斯杆菌与肠窒扶斯这个病名介绍至中国。丁福保认为,肠窒扶斯这个病症造成的发热证状,与中医所谓的伤寒相近。肠窒扶斯之轻症,即中医所谓“太阳病”;其热偏于稽留或间歇者则为“少阳病”;若病重持续发热则为“阳明病”。[6] 因此认为它即是中医所谓的伤寒。这个说法也被当时许多学者所接受。章太炎认为肠窒扶斯相当于太阳病中的“抵当汤证”,[7] 但是伤寒的范围较大,而肠窒扶斯的范围较小。何佩瑜也有类似的看法。徐仁甫则提出《伤寒论》的伤寒病即是窒扶斯杆菌侵入太阳经造成。在他们的推动之下,肠窒扶斯慢慢被称为“伤寒”。但是这个说法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1912年,浙江发生传染病,经浙江绍兴医学会会员调查,认为这是肠窒扶斯,但是它对应的中医病名应该是湿温时疫[8]。民国初年的余岩认为肠窒扶斯应该译为温邪或湿温。[8]1955年丁甘仁的门徒陈纯仁出版《伤寒手册》,整合了前人的说法,认为这个病证,应该称为湿温伤寒。根据陈存仁的说法,“伤寒”有三重意义:“第一是所有热病的集合名词,泛指一切发热病;较狭义的可能就是指《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证,一种是新的,即专指湿温伤寒症(肠热证),故纠缠最多。”[9] 伤寒以六经为辨证纲领。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是人体手足十二经脉的统称。1、伤寒六经病的基本症状为:①太阳病。多发生在外感疾病初期,主证为发热,畏恶风寒,头项痛,脉浮等表证,也称太阳经证。若表邪不解,而内传膀胱,则为太阳腑证。证见发热恶风,烦渴欲饮,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或浮数;或证见少腹急结硬满,小便通利,其人如狂或发狂,脉象沉涩(见太阳病)。②阳明病。为邪热内盛,肠胃燥热。主证为高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若热邪熏灼胃经,兼见烦渴引饮,脉象洪大,为阳明经证;若热邪与肠中燥屎互结,兼见日晡潮热,谵语,腹满疼痛,大便不通,脉沉实或滑数,舌苔黄厚,为阳明腑证(见阳明病)。③少阳病。病变表现在半表半里之间。主证为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见少阳病)。④太阴病。多系脾阳不足,寒湿之邪侵犯所致,主证为腹满,呕吐,食不下,腹泻,腹痛喜揉按,口不渴,脉缓弱(见太阴病)。⑤少阴病。多因心肾虚衰,寒邪或热邪侵犯足少阴肾经或手少阴心经,为伤寒病危重阶段。少阴病主证为无热畏寒,脉微细,但欲寐。若见脉沉微细,畏寒面白,四肢厥冷,呕吐,下利清谷,即为少阴虚寒证;若兼见心烦不寐 ,口燥,咽干咽痛,脉沉细数,舌尖红赤,为少阴虚热证(见少阴病)。⑥厥阴病。伤寒病正邪相争的最后阶段,病证较为复杂严重,不是热极便是寒极,故以厥热往复为主要表现。厥,指四肢寒冷,甚而至于肘膝,一般地说,阳复则厥退而发热,病可逐渐向愈,邪盛则四肢厥冷,易于出现亡阳危候(见厥阴病)。2、六经传变:伤寒六经为病,不是静止不动的,某一经的病变,往往会影响到另一经,因此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六经病的传变是由感邪的轻重,正气的强弱,治疗当否,或有无宿疾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脉证的变化是判断六经病证是否传变的主要依据。临床上,伤寒的传变并不固定于六经次序。

2016-05-28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4-11-16 22:41: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感冒分风热和风寒·中医说法风热基本是夏天的·风寒是冬天风热是病毒性感冒,就是传染的·风寒是气温降低自己抵抗力不好导致的感冒·伤寒是风寒的一种把··2种感冒吃的药也是不一样的··风热感冒多以氨甲黄那敏为主·清热解毒·杀菌··另配杀菌...

  • E

  • A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