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创立了方正相类的研究伤寒论的方法?

要说起医学家,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尝百草的《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也会想到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华佗,也会想到《伤寒论》的张仲景,但是有个人我们不得不提,他就是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他被人们称为“药王”,这位真正意义上的“妇科圣手”,孙思邈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擅长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可以说是集大成者的医学家。

孙思邈年少的时候时常被疾病缠身,花费了家里很多钱财,于是他便立志学医。或许我们应该感谢他身上的疾病,倘若他是一个健康无比的人,我们或许就看不到“孙思邈”了,这或许就是契机吧。孙思邈从小就显露了他与众不同的天资聪颖的一面,嗜学如渴,知识广博,深谙通庄、老学说,这还不止,他甚至于对佛家经典,都能做到手到拈来,这些都是他前期所积蓄的力量。

之后,孙思邈在研究张仲景的《伤寒论》之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伤寒禁忌十五条,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有法可循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翔实地增加了更为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创了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

孙思邈在长期的实践中,孙思邈还总结出治疗痢疾、绦虫、夜盲等病症的特效药方。在太白山中居住时,孙思邈亲自采集药材,研究药物性能。他认为适时采药极为重要,早则药势未成,晚则药势已竭,依据丰富的药学经验,他还确定出了233种中药材适当采集的时节。

他所著的《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影响极大,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他先是“悬丝诊脉”让长孙皇后成功分娩,之后又在夹道上“一针两命”救下因难产昏厥差点误葬的女子,并成功让其诞下一子。关于孙思邈的典故很少,但是每一个都是离不开“医救”的主题,他所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是借助于他高超的医技来救死扶伤,也真正的体现了一位德艺双馨的医学家的美好品质。

他淡泊名利,只愿待在山林,一门心思只为钻研医术,他是医术跟医德都臻至炉火纯青的伟大医学家。他曾经积累下的经验甚至于提出的学说,至今都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想我们现在的医学水平不断发展,都是因为有这些甘于奉献,甘于为医学界,其他领域创造价值的功臣们,他们才是最值得追崇的明星。2020-10-27
谁创立了方正相类的研究 伤寒论 的方法非常多2020-12-01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6 12:51: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之后,孙思邈在研究张仲景的《伤寒论》之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伤寒禁忌十五条,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有法可循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翔实地增加了更为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创了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孙思邈在长期的实践中,孙思邈还总结出治...

  • 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 药齐备...

  • 当始于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即此之谓也。宋·朱肱随之于后,其《类证活人书》“将病对药,将药合病”。至柯氏,承前贤之旨,加以变化。以方类证之编次研究从兹定矣。细究柯氏之编次整理,具以下特点。其一、不依伤寒条序,仍从六经之次。柯氏依据自己对《伤寒论》...

  • 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武圣关羽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

  • 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金匮”为医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武圣关羽 关羽,字云长,东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