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温病学三焦辨证的医家是

三焦辨证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确立,但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内经》。历代对三焦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以上、中、下三焦划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分,即横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肺两脏;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脘腹部为中焦,内居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和膀胱等。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即论述过三焦病证,其后历代医家有所发挥,但尚未构成完整的体系。至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三焦辨证得以确立。他根据《内经》有关三焦部位的概念,结合温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病变累及三焦所属脏腑的不同表现,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以温病病名为目,将六经、脏腑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贯穿其中,重点论述三焦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并以此概括证候类型,按脏腑进行定位、诊断和治疗,创立了三焦辨证这一温病辨证纲领。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同为温病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反映由表入里的发展过程,而三焦辨证则体现了温病从上而下的传变规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运用则可更全面地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另外,三焦辨证除运用于温病的辨证外,对内伤杂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022-12-31
一般规律及症状变化的特点,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识别病情传变、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三焦辨证的创立,使温病辨证在前人基础上又有了近一步的发展。2022-12-30
mcxzy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7:45: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清代医家吴塘,字鞠通,籍贯江苏淮阴,他的人生经历深受家庭悲剧影响。19岁丧父,他深感身为医子的重要性,决心研习医术以尽孝。他侄儿因喉疾而亡,医者误诊,使他痛心疾首,从而发奋学习,最终成为温病学派的杰出人物,成就了《温病条辨》五卷。吴塘在北京检阅《四库全书》时,被吴又可的《温疫论》所...

  • 吴鞠通。首创“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吴鞠通。吴瑭,字鞠通,江苏淮安区人,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医学家。代表作品《温病条辨》。

  • 吴鞠通。吴瑭,字鞠通,清代医学家,在《温病条辨》中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 在中医学中,三焦是一种独特的脏象概念,由清朝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用于温病辨证,以阐述温病过程中三焦所属脏腑的病机和证候特点,区分病位的深浅和病程阶段,阐明证候之间的传变关系。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主要负责升降诸气和通调水道。上焦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

  • 吴鞠通。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三焦辨证,为温病的辨证施治开拓了更广泛的途径,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丰富了温病学说的内容。三焦分为:上焦、中焦、下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