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派的特色

温病学派是吴门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优势的一大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吴门医派主流。明清时期达鼎盛阶段,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世界科技领先的地位。温病学派的特色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治疗外感病方面逐步摆脱伤寒学说的羁绊而形成的一大学派。2、温病家有强烈的崇实创新精神。通常被称为时医, 处方用药以轻、清、灵、巧见长。3、以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典型的温病。以逆传心包、湿温、伏气温病理论治疗非典型温病。4、重视预防及潜伏期和初期治疗,病程中注意存津救液、保护元神。5、验齿察舌、辨斑疹白瘖等阳性体证检查被普遍采用,提高了中医诊断水平。

2016-06-01
mcxzy 阅读 78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6:24: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温病学派,作为吴门医派的代表性流派之一,其特色在明清时期发展至高峰,并在世界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在治疗外感病方面,温病学派逐渐摆脱伤寒学说的束缚,形成具有独特见解的大学派。温病学者以创新精神著称,处方用药风格轻、清、灵、巧,体现了其独特的医学理念。温病学派强调以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温病,...

  • 温病学说的发展形成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如下:1、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的病名等论述。《伤寒论》的清热、攻下、养阴等治法和方药,也是后世形成温病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众...

  • 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瘟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感染途径是由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务,并创疏利透达之法。《温疫论》在传染病的病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都十分科学。2.在清代众多的温病学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首推被誉为“温热大师...

  • 三焦辩证。温病学派是中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它特有的辩证方法是三焦辩证。三焦辨证是将外感温热病的各种证分别纳入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证候特点及其传变规律。

  • 《温疫论》将“瘟疫”与其他热性病区别开来,突破了前人“六气学说”的束缚。它在中国首次建立了以机体抗病功能不良和感染戾气为发病原因的新论点。《温疫论》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与接触,由口鼻进入人体致病。戾气具有特异性,只有特定的戾气才引起相应的传染病。书中还纠正了疗疮、发背等...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