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中针刺方法 针刺委中注意事项

1 委中针刺方法 取穴法:腘横纹中点是穴。俯卧,腘窝横纹中点外侧(腘动脉外侧)。
进针方向:从屈侧面向伸侧面与腘窝平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0.5-1寸,局部可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足底放射。留针20分钟。

2 委中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外侧之间。浅层布有股后皮神经和小隐静脉。深层有胫神经,腘动,静脉和腓肠动脉等。

3 针刺委中功能主治 委中穴又名血郄,委中央,此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下合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又是四总穴之一。它具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用于治疗腰脊强痛,下肢屈伸不利,丹毒,痧症,霍乱(类似急性肠胃炎),中暑,小腿肚转筋,中风昏迷,半身不遂,风湿痿痹,热病汗不出,疔疮,发背,湿疹,肛门瘙痒,乳痈,小便难,虚汗盗汗诸症。

4 委中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清热,凉血,解毒。配气海,曲泉,行间,迎香,涌泉,譩譆,针刺泻法,治疗血热鼻衄,齿衄;配曲池,解溪,风门,阿是穴,针刺泻法,治疗血热丹毒,疔疮;配长强,次髎,上巨虚,承山,针刺泻法,治疗热壅大肠之便血;配曲池,血海,针刺泻法,活血散风,治疗风热荨麻疹。
2.本穴舒筋强腰,活络止痛,为治疗腰痛要穴。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阿是穴,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治疗寒湿腰痛;配命门,肾俞,腰阳关,志室,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法,治疗肾虚腰痛;配水沟,环跳,龈交,针刺泻法,龈交点刺出血,治疗气滞血瘀之跌仆闪挫腰痛,疼痛不能俯仰;配肾俞,腰阳关,环跳,风市,昆仑,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经脉痹阻之腰腿疼(坐骨神经痛)。
3.配环跳,风市,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丘墟,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络,治疗中风下肢不遂。
4.配阳陵泉,悬钟,承筋,承山,昆仑,针刺补法,舒筋活络,补髓强筋,治疗下肢痿痹拘急,足踝酸软等。
5.配膝眼,鹤顶,阳陵泉,秩边,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活络,治疗经络痹阻之关节痛。

2023-01-11
mcxzy 阅读 10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16: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 针刺委中注意事项 1.委中可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三棱针放血时,只宜用针刺破静脉外侧管壁为度,不可刺入太深,以防洞穿静脉,造成内出血;对体质虚弱者,忌用委中放血。2.在委中放血时,如果手法不熟练,不可手持针柄直接刺入,因为刺入深度难以掌握,容易针刺过深化。如果刺入太深,会刺破...

  • 1 委中针刺方法 取穴法:腘横纹中点是穴。俯卧,腘窝横纹中点外侧(腘动脉外侧)。进针方向:从屈侧面向伸侧面与腘窝平面成90°。进针深度:直刺0.5-1寸,局部可有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向足底放射。留针20分钟。2 委中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外侧之间。浅层布有股后皮...

  • 值得注意的是,委中刺血法是一种泻法,适用于实热证,而虚寒证则应忌用。操作时必须熟练轻巧,恰到好处。 多取俯卧位,对于急性腰扭伤或下肢疗毒瘀血疼痛较剧者,也可采用站立位。放血量应视病情而定,一般为1~5毫升。若出血过多或患者本身为血虚之体,可能导致气随血脱。此外,误伤腘动脉或腘...

  • 针灸疗法对于缓解背痛有独特效果,以下是一些重要穴位的针刺方法和注意事项:束骨: 位于足小趾外侧,第5跖骨小头后,骨下缘,直刺1寸,得气后活动背部可缓解。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捻针1次。 正筋: 距足底3.5寸的足后跟筋中央,快速刺入,强刺激后活动背部。痛侧取对侧穴位,留针30分钟,每10...

  • (3)直刺委中穴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膕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注意 委中刺血法放血量应视病情而定,一般约1-5毫升,色浓紫者以转红为度。若出血太多或本为血虚之体,可导致气随血脱。什么时候 *** 委中最佳 下午的3—5点。委中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