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养生是错误的,黄帝内经:搞清6个五让你成为养生专家



现在亚 健康 、慢性病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注重 养生 ,但我发现身边 真正懂 养生 的人并不多 ,大多属于道听途说跟着别人的方法来保养自己,这 是不科学的甚至是有害 健康 的。
黄帝内经中提到因人施治,因人 养生 ,它举到一个例子是荔枝,荔枝对体寒的人来说是一味滋补食品,但是对于体热的人来说是一味毒药。
脾胃虚寒吃大枣甘味食物来养脾,便糖尿病人多吃枣会加重病情,因为枣糖分很高。

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我国药物性肝损伤高于西方国家,保健品、传统中药慎吃》。
其实保健品和传统中药都没有错,在中医眼中自然界万物皆是药,连大米也是,但是有人大米吃多了也会生病,比如伤寒症病人急性期吃饭真的会要他的命,难道就说明大米不能吃吗,只是没有吃对。
最好的东西有人适合,就是补的,有人不适合就是有毒。

所以我们要会辩自己的身体倒底是哪里有问题,然后对应自己的身体情况调理,这样才会真正达到 养生 的目的。
人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帝内经中讲到任何病都和自然界的6邪(风、寒、湿、热、毒)有关,任何病也都可以从自然界找到治疗的方法。

今天我想把中医讲最简单的6个五的关系分享给大家, 相信对你 养生 会大有益处。
这6个五指的是五脏、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季。大家可能会质疑,从来只听过四季,怎么有个五季,中医把夏分为夏和长夏,所以四季变五季了。

一、五脏与五味的关系:
五味即酸、甘、苦、辛、咸。
心对苦,苦味入心,所以吃苦味食物可以养心, 心火旺会出现口苦;
肝对酸,酸入肝经,养肝就多吃酸味如醋、柠檬, 多喝醋不容易得胆结 石就是这个道理;
脾对甘,甘味食物健脾胃, 口甜表示脾胃出了问题 ;

肺对辛,肾对咸,长期居住在 青海的人一般不得肾结石 ,是因为他们长期吃青盐而都偏重口味,但我们市面 上买的很多是人工盐,所以不能多吃。
辛和苦属阳,酸和咸属阴,所以吃东西一定不要偏口味,有人特别吃辣, 无辣不欢那就容易阳过盛伤到阴。

二、五脏与五色的关系 :
五色即红、黄、青、白、黑。
心对红、肝对青、脾对黄、肺对白、肾对黑。
中医根据脸色来断病, 脸潮红为心的问题 。
脸色发青是肝的问题,气得脸色发青,表示这个人很生气,怒伤了肝。
所以一定不要为小事生气,伤了我们的肝脏就亏大了。

脸色暗黄是脾的问题,面黄肌瘦容易营养不良,脾胃没得吃造成的。
脸色发白是肺的问题,要是看到人家皮肤白就说她肺不好,那会被人揍的,那是人家天生皮肤白净,肺引起的白是没有光泽的。

脸色发黑是肾的问题,那有人可能 会说黑人是不是都是肾不好,那不是,黑人的脸虽然黑但是很有光泽的。
相反黑人多半肾精很足。每年的马拉松冠军都被他们拿走,因为他们天生肾气足,肾主骨,他们的骨骼天生比我们的强壮,他们的牙齿也比我们坚固,因为齿为骨之余,也和肾有关。

然后中医还经常用五色来调养五脏。
比如:补心吃红色食物如红豆;
补肝吃青色食物如绿叶蔬菜,
补脾吃黄色食物如小米,
补肺吃白色食物如大米、银耳。
补肾吃黑色食物如黑猪肉,黑豆。

三、五脏与五官的关系:
五官即口、目、鼻、耳、舌。心开窍于舌, 舌头长溃疡是心火旺;
肝开窍于目,眼睛干涩等眼睛的问题根源在肝;
脾开窍于口,口味异常、 口气、口臭是脾的问题;
肺开窍于鼻,鼻塞流涕、鼻炎等养肺,肾开窍于耳, 耳鸣耳聋等要补肾 。
四、五脏与四季的关系:

春对肝、夏对心、长夏对脾、秋对肺、冬对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
春夏属阳,所以春夏季宜补阳,动则生阳,所以 春夏季要运动, 特别是夏季要让身体出汗,把阳升发出来。

秋冬属阴,所以 秋冬不适宜过多运动 ,尽量不要出太多汗。
五、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有相生相克。
相克即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过头了就会相克,比如补肾过度了就会影响到心,心火就会旺,人们常说的虚不受补;

吃酸的食物多了木盛反克土,就会影响到脾胃。
相生即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所以 肝病要补肾 ,肝肾同源;
肾虚了要补肺 ,所以秋天不养肺,冬天容易出现肾的问题,肾主骨,最常见的就是骨骼问题。
当我们搞清楚 这些,我们就会从身体的一些小症状中察觉到自己身体的问题,才真正懂如何科学 养生 。

2022-06-01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2:36: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大多 数人看来,体质养生是中医理论新兴的一种养生观念,在古代中医里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 早在《黄帝内经》中便已经有了体质养生,并且在后世不断发展,而现代意义上的体质养 生学只不过是把前人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重新细化分类罢了。 在《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出现“体质”这个名词,但其中有关体质的论述、介...

  • 黄帝内经养生 道家始祖黄帝所著《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是影响世界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内容大致包括摄生(养生、预防)、阴阳、藏象(脏腑之生理、病理反映,并...

  •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对 养生 的记载未有半字提及何物久服可以长生,也未提何种运动可以延年, 历史 上无数的皇帝和贵族为了长命百岁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凡是天下可以找到的药都有人吃过,也有将药物炼成丹药服用,这些不养心而依赖药物的人最终都早早送命,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明白,世上没有可以长生不...

  • 中医养生,是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方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黄帝内经》对中医养生的影响。这本典籍不仅是传统医学的经典,更是中医养生的基础。《黄帝内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的理念。它认为,万物皆有其规律,遵循规律就能发展进步,违背规律则必受惩罚。因此,中医养生也倡导顺应自然...

  • 《黄帝内经》内的养生智慧,我们将受益非浅,有益于健康,有益于长寿。“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肆欲纵色,耗散精气,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唾沫吐得太远,有伤元气”。“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没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宁,真气保存体内,形影不离,病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