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部,密布着许多穴位,不同的穴位有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堂穴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健脑醒神,安神定志,明目开窍。适用于前头痛、目眩、眼疾、感冒、精神疲乏、失眠、鼻炎、高血压等病症。感觉:按压有酸胀感。

迎香穴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水沟穴(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点处。主治:常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睛明穴

位置:目内眦旁上方0.1寸处。主治:常用于目疾病的治疗与保健。攒竹穴 位置:在眉头,当眶上切迹处。主治:常用于头痛、目眩、眉骨痛、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流泪、口眼歪斜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通过上述文章我们知道了常见头部穴位的作用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即使大家了解了穴位但是也不可以私自针灸,错误的针灸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大家要慎重。
人常称“头痛”为“头风”,因为头居于身体最高位,如山之巅顶,容易受风邪侵犯。风邪“善行而数变”,即风邪致病发病迅速,病证变化万千。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蒋可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头是阳气汇聚之处,外感和内伤都会引起头痛。头痛突然发作时,不妨根据不同症状按压相应穴位,有助快速减轻疼痛。
  后脑、颈部疼痛,按压风池穴。传统医学认为,“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为胆经腧穴,“乃风邪蓄积之所”。后脑及颈部疼痛多由风寒引起,因此,按压风池穴能起到缓解作用。风池穴位于后头部,稍稍低头,枕骨下方两条大筋之间的明显凹陷处就是风池穴的位置。
2019-10-17
mcxzy 阅读 50 次 更新于 2025-04-11 23:12: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2、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

  • 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2、印堂穴 在额部,在两眉头之间。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小儿惊风、鼻塞、鼻流浊涕、鼻出血、...

  • 在头部,密布著许多,每个都有特定的作用和,了解经络与的位置、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头部 *** 的养生祛作用。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 *** 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还可以减缓,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环,能美容肌肤。2、...

  • 在头部,密布着许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功效,了解经络与穴位的位置、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头部按摩的养生祛病作用。1、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左右各一。按摩该穴位可治疗头痛、目疾、口眼歪斜、鼻流浊涕等疾病,还可以减缓眼睛疲劳,促进血液与淋巴的循...

  • 一、神庭穴 神庭穴位于头部正中,发际线向上0.5寸处,此处额肌交汇,静脉与神经密布。按摩此穴可舒缓神经系统紧张,使头脑保持清醒。按摩方法:两指并拢按压穴位8-10秒,重复5-7次;或轻柔揉压穴位50-100次。二、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头部两侧,眉尾后方的凹槽处,周围血管与静脉丰富。按摩此穴可缓解...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