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3——三阴的离合

(原文)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之气,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解读)

“帝曰:愿闻三阴。” 黄帝说:我希望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

“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 岐伯说:在外为阳,在内则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经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

“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 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名叫阴中之少阴。

“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 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 , 厥阴经的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大敦穴 , 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

“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 所以,三阴经的离合,就是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

“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之气,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 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相连,所以合称为一阴。阴阳之气,一昼夜循行人身一周,周而复始,正是五脏六腑的气里形表之间相辅相成的结果。

今天学习了三阴的离合。在这里多说一下, 大雪之养生, 大雪 左右是我们 进入 养生 进补 的最 好时节 ,当然,我们 不 能 把进补看作是简单的吃高营养的食品或补药,其实这不过是进补的一个很小的方面。那么什么才是进补呢?首先就要明白养生的含义。所谓“养”,也就是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所谓“生”,有生命、生存、生长的含义。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性调养达到强身益寿的最终目的。明白了这些,在进补时就要注意,养宜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度,也不能不足。如果过于谨慎,则会补益不足,略有劳作就会感到疲惫,略有气候变化就闭门不出,饮食唯恐过于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长期处于如此状态,会导致精气生化不足,影响身体健康。有人将补与养等同起来,认为只有进补才是养生,这是不对的 , 饮食强调营养,起居强调安逸。此外,还添加补药作为辅助。虽然食补、药补、静养都属于养生,但过度反而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 就像一些人食补太过则导致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好逸恶劳则导致动静失调,如果药补太过则会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导致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所以,调养时要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供养 。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2022-06-08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0 17:11: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之气,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解读)“帝曰:愿闻三阴。” 黄帝说:我希望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 【答案】:《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又曰:“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这说明阴阳的可分性,指出了自然界虽有千变万化,但其要仍在于一阴一阳,也就是说无论客观事物多么复杂,都不出阴阳的对立...

  • 《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的原文欣赏如下:黄帝问曰:- 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 经言气之盛衰,左右顷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 此皆荣卫之顷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 余愿闻邪气之...

  • 【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白,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人相应,天地日月阴阳,人生活其中应该应之;为啥今三阴三阳跟阴...

  • 阴阳离合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六篇。阴阳,指阴经和阳经。离,分也;合,并也。本篇讨论阴阳离合之数的问题,故篇名《阴阳离合》。正如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阴阳者,阴经阳经也。其义论离合之数,故名篇。”对阴阳离合之数,注家有二说:⑴ 认为即一阴和一阳而言。阴经和阳...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