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夏季养生秘诀

夏三月,使志无怒,使气得泻,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的三个月,我们要振作精神切莫让怒气郁结于心。如此暑气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这是夏季养生的法门。

暑气为夏季的主气,黄帝内经认为暑为阳邪

暑气侵入人体表现为多汗伤津,身倦乏力,懒言气短等。

夏季五行属火对应到五脏,火气通于心

心和小肠组成“心系”也属火,夏天是心火最旺的季节。

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肺

我们的生活起居,一定要顺时而变,特别是要在饮食上有所变化,为了在夏天更好的长,从立夏就开始就要打基础,好好的补一下。

立夏节气15天,补养的重点是固摄肾气,为了预防剩下的炎热耗伤人体正气,要先给它固住。而且心肾相通,护好肾气,心的阳气就足,给夏季养壮(长)提供动力来源。

为什么从立夏到头伏要开始喝“神仙姜枣茶”

说起姜枣茶,仅仅用的生姜大枣,这俩样食材,如果喝对了时间喝对了方法效果就很神奇。

从立夏到三伏的前一天为止,共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5月6日-7月12日共计67天。

经过一冬一夏,人体内容易积聚病气,喝姜枣茶可以宣发肺气,帮助我们把病邪驱赶出去。

排毒·祛湿·祛痘

姜枣茶是用姜来把身体下焦的寒气驱赶出去,用枣来补气血;常喝姜枣茶,对于下巴爱长痘的人调理身体的气血是很有帮助的。特别适合常年在空调办公室的人群。

姜最好用新鲜的姜,不要去皮,一个人的量大概三片姜,六个红枣。

1、帮助身体排毒,促进水分代谢

2、调和消化系统功能

3、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4、预防下巴长痘

5、排寒湿

久煮或久泡40分钟以上,不容易上火。一定趁热喝,上午喝完,过午不食姜。

【禁忌人群】

孕期或内热性体质【上火、喉咙肿痛】糖尿病患者|经期量大|皮肤病发作期|伤口未愈合

枣不宜多吃,吃多容易生湿热。

肠胃不好的孩子可以搭配麦芽糖

母亲节:献给母亲的孝心茶——萱草忘忧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就是萱草

萱草真的是一味解忧药。我们平时吃的黄花菜(金针菜),就是黄花萱草的花。它不仅是煲汤做菜的好食材,也是一味好药:可以解气郁,止疼痛,降血脂,调理更年期症状,令人心气平和,还能预防皮肤松弛,是送妈妈的好礼物。

黄花菜性微凉,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当菜吃的话不能多吃,可以泡茶来饮用。母亲节到了,我们就给妈妈奉上一杯忘忧茶吧。

萱草忘忧茶

原料:干黄花菜25克、蜂蜜2勺。

制作方法:用沸水冲泡,焖制20分钟后,调入蜂蜜,趁热饮用。

功效:滋阴,理气,解郁,止痛,健脑,安五脏,抗衰老。

黄花菜的营养价值:

① 预防老年智力衰退。

② 降血脂,保健心脏。

③ 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预防皮肤衰老。

④ 消炎解毒。

允斌叮嘱

① 哮喘患者忌服。

② 黄花菜只能用晒干的,新鲜的黄花菜不可食用!

小满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60°那一时刻,交小满节气。古人解释“小满”的意思是:“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对农家来说,这意味着夏熟作物的籽实开始灌浆,但还没完全成熟,尚未大满,故称之为小满。

小满节气,天地间充溢着旺盛的阳气,但阳气还没有达到顶点。若是阳气达到顶点,就会由盛而衰,所以此时是刚刚好的。我们通过在春天对脾的滋养,立夏对肾气的固护,身体储备了足够的能量,达到了“小得盈满”的状态,可以快速生长了。

小满时节,吃梅接命

属于健康的碱性食物,可以净化血液、预防癌症。

小满前后,新鲜梅子大量上市,我们可以多买一些,做一瓶青梅酒,或熬制一瓶冰梅酱,保存起来,慢慢地吃一年。2022-07-31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9:50: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夏季养生需注重养阳,避免长时间处于阴凉、阴冷环境,适当参与户外活动,仿佛对室外环境充满喜爱。夏日虽热,但不宜过早喝冷水,宜饮温水,减少吹空调,以避免寒气直入脏腑,导致胃寒、肺寒、脾寒等问题。注意保护肚脐、后背、颈椎等部位,避免寒风直接吹袭。在心态调整上,应保持心情舒畅,仿佛对室外环境有...

  • 重点:养阳、养肝。方法:通过适当的饮食、运动和调节作息,帮助阳气生发,使身体充满活力。夏季养生:重点:养阳、养心。方法:适当补充水分和盐分,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饮暴食,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烦躁。夏季也是出汗排毒的季节,但需注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秋季养生:重点:养阴、养肺、养肾。方法...

  • 立夏节气15天,补养的重点是固摄肾气,为了预防剩下的炎热耗伤人体正气,要先给它固住。而且心肾相通,护好肾气,心的阳气就足,给夏季养壮(长)提供动力来源。为什么从立夏到头伏要开始喝“神仙姜枣茶”说起姜枣茶,仅仅用的生姜大枣,这俩样食材,如果喝对了时间喝对了方法效果就很神奇。从立夏到...

  • 夏季养生 炎炎夏日,阳气最旺,此时养生的核心在于“长夏养阴”。应少做寒凉之事,以免损伤阳气,影响身体的平衡。保持清爽,顺应火热的季节,让体内阴阳和谐。秋季养生 秋季,阴阳交替,应以养阴为主。避免过度耗散,避免寒变,保持心态平和,使肺气得以清静。顺应秋收的规律,有助于预防冬季的不适。冬季...

  • 一、夜卧早起 不晚于十点半入睡,不早于五点起床 二、午休 牙齿闭上、舌顶上颚、闭目养神 15分钟 三、无厌于日 不厌恶太阳,利用夏日的阳气养自身的阳气 1、运动发汗:祛湿、使气得泄;腿脚不方便可泡脚发汗 2、吃姜:和配合红糖、红枣,制成姜枣茶饮用 3、艾灸:胃癌拉稀灸中脘,不知道灸哪...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