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兼证十三款

一、心肾不交证 ,或曰心肾阴虚阳亢证,阴液亏虚,虚阳偏亢,热扰心神,肾失封藏,表现为心烦、失眠、多梦,腰酸,遗精,耳鸣等证; 二、 水气凌心证 ,或曰心肾阳虚水泛证,心肾阳气虚衰,水液泛滥,表现为长期水肿,尿少,心悸,畏冷、肢凉等证候; 三、 心脾气血虚证 ,或曰心脾两虚证,脾气亏虚,心血不足,表现为心悸、神疲,食少、便溏,面白、舌淡等证候; 四、 肝肾阴虚证 ,或曰永不涵木证,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腰痛,盗汗、手足心烧,遗精等证候; 五、 肝火犯肺证 ,肝火炽盛,上逆犯肺,表现为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呛咳,咳血等证候; 六、 肝郁脾虚证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表现为胁痛、腹痛,胁胀、腹胀,情志抑郁,食少、便溏等证候; 七、 肝胃气滞证 ,或曰肝胃不和证,肝气郁结,胃失和降,表现为胁胀、脘痞胀,胁痛、脘腹痛,暖气,情志抑郁等证候; 八、 肝胃阴虚证, 阴液亏虚,肝胃不和。表现为胁痛胁胀.脘腹痛,喑杂、饥不欲食,低热、口苦、咽干等证候; 九、 脾肺气虚证, 肺脾气虚,表现为咳嗽、气喘、气短。食少、腹胀、便溏等证候; 十、 脾肾阳虚证 ,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表现为腰膝酸软,久泄、便溏, 衰退,畏冷、肢凉等证候; 十一、 肺肾气虚证 ,肾不纳气证,肺肾气虚,摄纳无权,表现为长期咳嗽、气喘,腰酸,耳鸣等证候; 十二、 脾肾阳虚水泛证 ,脾肾阳气亏虚,水液内停,表现为久肿、尿少,腹胀,畏冷肢凉,面色自光自等证候; 十三、 肝肾阴虚阳亢证 ,肝肾阴液亏虚.虚阳偏亢,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腰酸、腰痛,烦躁,遗精,血压高等证候。
2022-06-14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1:11: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心肾不交证 ,或曰心肾阴虚阳亢证,阴液亏虚,虚阳偏亢,热扰心神,肾失封藏,表现为心烦、失眠、多梦,腰酸,遗精,耳鸣等证; 二、 水气凌心证 ,或曰心肾阳虚水泛证,心肾阳气虚衰,水液泛滥,表现为长期水肿,尿少,心悸,畏冷、肢凉等证候; 三、 心脾气血虚证...

  • 阴阳的基本概念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三、阴阳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第二节 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五行学说在中兽医中的应用【目标检测】 【学习目标】第一节 概述一、脏腑学说的概念二、脏腑学说

  • 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250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证。 [方十六] 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

  • 《杂病广要》:[脏腑类]肺痈 数剂可奏功也。(《辨证录》)(按∶此本《济生》紫菀茸汤,今去蒲黄、半夏,加金银花、熟地者。紫菀茸汤见...《立斋外科发挥》:[卷四]肺痈肺痿 证皆同,惟咽喉时或作痒,痰多胁痛,难于睡卧。用紫菀茸汤治之,并愈。一弱人咳脓,日晡发热,夜间盗汗,脉.....

  • 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 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人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 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