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也是病 中医辨证?

打鼾是指睡眠中因上呼吸道狭窄使悬雍垂(腭垂)发生振动而发出的鼾声。扁桃体肥大,舌部过大及过度饮酒等会引发打鼾。打鼾可导致白天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工作能力下降等。打鼾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的打鼾常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需要查明原因,尽早治疗。2021-02-12
鼾声(snore)是睡眠期间上气道呼吸气流通过时冲击粘膜边缘和粘膜表面分泌物引起震动发出的声音。响度在60dB 以下的鼾声往往属于正常现象。鼾声响度超过60 dB,影响同室人休息、导致他人烦恼时称为鼾症(snoring disease),单纯型鼾症不引起明显的缺氧或呼吸暂停症状;重型(憋气型)鼾症鼾声响度可达80dB以上,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或(和)呼吸暂停,这种打鼾就是一种疾病。

  鼾症(医学上称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分为阻塞型、中枢型、混合型)的主要危害表现在:

  1、长期睡眠不连续的神经精神性后果为抑郁,认识功能障碍及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交通与工业意外。

  2、长期睡眠时通气不足的心血管后果,包括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中风,甚至猝死(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120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如果您或者亲人出现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晨起头痛、头昏、性格急噪、口干、性功能减退、夜尿增多、睡眠时间间歇性打鼾、呼吸暂停与憋气等。这就需要进行一些检查,主要是呼吸睡眠监测(PSG),PSG是一种无创的监测手段,带上监测仪器睡一个晚上,第二天把监测的结果进行人工分析,监测的结果可以告诉您有无疾病,严重程度,可以采取的治疗手段。2021-02-12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4:57: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中医看来,睡觉打鼾是一种病症,其根源在于“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这里的“内伤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波动,“外感六淫”则涵盖了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界因素。当这些因素导致人体“神疲”时,睡眠中的呼吸器官就会出现肌肉松弛、无力的情况,悬雍体因疲...

  • 中医治疗方面在调节身体整体的同时也能对鼾证有所缓解。 鼾,俗称打呼或打呼噜,是指人在“熟睡时发生的鼻息声”。汉·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将鼾释义为“卧息也”。成书于公元200~210年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第六条》中,首次引入了“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 你好,睡觉打鼾在中医上讲是病,打鼾即是人体“内伤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统称 )而致“神疲”造成的。当“神疲”显之于“形”,睡眠中口腔内的呼吸器官就表现为肌肉松弛、“擅离职守”、“懈怠...

  • 那对于上面总结那种功能上引起的打呼噜,中医还是有办法的。按中医辨证来治疗。一般分虚实两种实证的主要病机为痰瘀互结。第一祸首就是痰。大写黑体的偌大一个“痰”,肥人胖子就属于这一类。再一个就是有淤血,很多瘦子也打呼噜这类常见。金元四大中医的李东垣在他的书《脾胃论》记载:吃太多肥腻...

  • 这里的“打鼾”指鼾证,与西医说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大抵相当。中医认为,鼾证主要是痰湿内阻、气滞血瘀、脏腑失调等导致脾失健运,肺气不利等。鼾证初期多用外邪造成,有感受风邪湿邪,失治,郁而化热,阻塞气机,形成血瘀,痰瘀呼结,也有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导致痰湿肥胖,气道受阻。小儿体虚,...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