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本草纲目》成书于明朝。
2022-04-14
《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本草纲目》成书于明朝。
2022-04-14
《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本草纲目》成书于明朝。
《黄帝内经》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是根据《七略》删其要而成;而《七略》是刘向、刘歆父子,作为图书分类目类来主持的,分工校正方技类,而由李柱国来分工、校正医书,时间是西汉成帝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而被认为《黄帝内经》最晚也要在公元前26年成书。最...
现在,《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所作已成为共识。确定具体的成书年代仍然具有挑战性。总的来说,最早的成书年代可以追溯到先秦,最晚则可能到西汉。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黄帝内经成编於春秋之前...
《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魏末皇甫谧撰《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