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十篇:海论二

  ‖LS71—D0401→B0427‖→‖LS12—Q0216‖→‖LS33‖LS71—D0401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
  黄帝请教伯高说:我想听听人之四肢和关节,用于对应天地,怎么对应?

  B0401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伯高回答:(盖天学说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人之头是圆的,足是方的,以应天地。
  B0402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天有日月,人有两眼。
  B0403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B0404天有风雨,人有喜怒。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
  B0405天有雷电,人有音声。
  天有雷电,人有音声。
  B0406天有四时,人有四肢。
  天有四时,人有四肢。
  B0407天有五音,人有五脏。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
  B0408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B0409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B0410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天有十日,人有手指十根。
  B0411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
  时辰有十二辰,男子有足十指、 、阴蘘以对应;女子缺少两节,以两乳之形补足。
  B0412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B0413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腧穴。
  B0414地有高山,人有肩膝。
  地上有高山,人有肩头和膝盖。
  B0415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地上有深谷,人有腋窝和腘窝。
  B0416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
  地上有十二种水道,人有十二大经脉。
  B0417地有泉脉,人有卫气。
  地上有泉水,人体有卫气。
  B0418地有【草蓂】,人有毫毛。
  地上有杂草,人体有毫毛。
  B0419天有昼夜,人有卧起。
  天有白昼和夜晚,人有睡觉和起床。
  B0420天有列星,人有牙齿。
  天有二十八星陈列,人有二十八颗牙齿。
  B0421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地有小山包,人有小关节。
  B0422地有山石,人有高骨。
  地山上之石头,人有凸起之骨骼。
  B0423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地有森林和树木,人有膈膜和筋膜。
  B0424地有【聚邑】,人有【月囷】肉。
  地有小会之聚和大会之邑,人有凸起之肌肉。
  B0425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
  一年有十二月份,人体有十二关节。
  B0426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
  地有四时不生草木,人有终身不育无子。
  B0427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这就是人与天地相应的实例。
  LS12-D0301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
  黄帝问:与这十二经水相应的经脉,其长短、浅深、水液、血液之多少,各不相同。参照十二经水而用于针刺,怎么办?
  Q0301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勿散,不留不泻也。
  岐伯回答:足阳明胃,是奉养五脏六腑之大海。胃脉洪大、血液多、脉气盛、热量大。刺胃脉,针不深邪气不散,针不留邪气不泻。
  Q0302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
  刺足阳明胃经,深六分,留针为十呼;刺足太阳膀胱经,深五分,留针为七呼;刺足少阳胆经,深四分,留针为五呼;
  Q0303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
  刺足太阴肺经,深三分,留针为四呼;刺足少阴肾经,深二分,留针为三呼;刺足厥阴肝经,深一分,留针为二呼。
  Q0304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
  手部之三阴三阳经,其脉气来路近,脉气来得快。针刺时,针深,都不要超过二分;留针,都不要超过一呼。
  Q0305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患者之长幼、身体之大小、形体之肥瘦,要用心揣摩,定义为法天之常。艾灸也是这样,艾灸却过度的,得畏火之疾,就会骨骼焦枯、血脉粘稠;针刺却过度的,就会脱气。
  D0401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月囷】之大小,可为量度乎?
  黄帝问:这经脉之大小,血液之多少,皮层之厚薄,肌肉之坚脆,以及【月囷】肉之大小,可以进行测量吗?
  Q0401岐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失】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岐伯回答:其可以进行测量的,是取自中等体型,不太瘦削,而且血气不衰的人。若是不合标准的人,身体瘦削而骨瘦如柴者,怎可用来测量并针刺呢?!审慎地切脉寸口、循按肌肉、触摸皮肤、按压筋骨,根据患者寒温、脉象盛衰而调理,这就是顺势而为之真谛!
  ‖LS31—D0101→B0107‖→‖LS33‖LS31—D0101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
  黄帝请教伯高说:我想听听六腑中传输谷物之器官,肠胃之大小、长短、受纳谷物之多少,怎样?
  B0101伯高曰:请尽言之! 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伯高说:谨让为臣详尽说明!(身高七尺五者)谷物从入到出,浅深、远近、长短之量值为:嘴唇到牙齿距离九分(即2.1厘米),口宽二寸半(即5.8厘米),牙齿后部到会厌,深三寸半(即8.1厘米),口腔最大容量为五合(即100毫升);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22-06-25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4-11-17 02:58:3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字词解释 1.道:道理 2.德:特性 3.虽:即使 4.迁:变化

  •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选自欧阳修《诲学说》【译文】(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

  • B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