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1 拼音 《wēn bìng tiáo biàn 》
2 概述 《温病条辨》系温病学著作。6卷。清·吴瑭(鞠通)撰于1798年(嘉庆3年)。作者受吴又可、叶天士影响,在多年临证实践的基础上,写成该书。因书仿《伤寒论》笔法,分条列论,以求简要易诵;又恐简则不明,故一切议论悉分注于各条之末,因以“条辨”名书。卷首除序、例而外,设“原病篇”,引《内经》文19条,其下分注,讨论温病之原始。卷1~3为分上中下三焦立篇目。上焦列治法58条,方46首;中焦列治法102条,方91首;下焦列治法78条,方64首;卷4为“杂说”,论救逆、病后调治等;卷5为“解产难”,专论产后调治与产后惊风诸症;卷6为“解儿难”,议小儿急慢惊风痘症等。
2022-10-14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41: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 概述 《温病条辨》系温病学著作。6卷。清·吴瑭(鞠通)撰于1798年(嘉庆3年)。作者受吴又可、叶天士影响,在多年临证实践的基础上,写成该书。因书仿《伤寒论》笔法,分条列论,以求简要易诵;又恐简则不明,故一切议论悉分注于各条之末,因以“条辨”名书。卷首除序、例而外,设...

  • 清代医家吴塘,字鞠通,籍贯江苏淮阴,他的人生经历深受家庭悲剧影响。19岁丧父,他深感身为医子的重要性,决心研习医术以尽孝。他侄儿因喉疾而亡,医者误诊,使他痛心疾首,从而发奋学习,最终成为温病学派的杰出人物,成就了《温病条辨》五卷。吴塘在北京检阅《四库全书》时,被吴又可的《温疫论》所...

  •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伤寒论》研究家、中医教育家、临床实践家,被誉为中医经方派的一代宗师。他致力于研究和讲授《伤寒论》,无论是在年轻学习中医时期,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主办中医学校时,或是担任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期间,都全心投入。胡希恕先生整理了其对经方的研究经验,出版了...

  •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

  • 《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的核心内容是温病的方证理论体系,该书深入解析了《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中的理论精髓。它将93首温病方按照方证特点分类为31类,详尽阐述了每个方剂的结构特征、功效特征以及临床运用策略。与以往将温病划分至三焦卫气营血的框架不同,这本书强调了以方证体系为核心,以方为纲,...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