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分为哪两本书

《伤寒杂病论》便正式被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流传版本:
《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成书不久即散乱于世。至北宋时,翰林学士王洙在宫藏书匮中发现蠹简本《金匮玉函要略方》,书分上、中、下3卷,实为《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金匮》时,依据此本,删去上卷伤寒部分,保留中、下两卷杂病和妇人病两部分,并把下卷方剂分列各证之下,重新编成《金匮要略方论》,分为上、中、下3卷,其文字自此基本定型,并由此演变出各类版本。

作者介绍:
张仲景(原名张机,约公元150年至154年-约公元215至219年),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尊称为医圣,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
张仲景因崇敬扁鹊而对医学心生向往,曾师从张伯祖。他厌恶官场,同情饱受疫病折磨的百姓。他为行医游历各地,仔细研究伤寒病症,并博览群书,经过几十年的收集整理和钻研,他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成为后世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2023-09-19
mcxzy 阅读 8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3:57: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杂病论》便正式被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

  •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时期医学大家张仲景的杰作,这部著作在历史的流转中,经过晋代王叔和的整理,被划分为两部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作品虽然都源于同一原始文献,但它们各有侧重和不同之处。《伤寒论》专研于伤寒等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内容详实,理论体系严谨,对后世医学界在理解...

  • 《伤寒杂病论》并非一个独立的书籍,而是包含了两部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伤寒论》主要讨论了伤寒病症及其治疗方法,《金匮要略》则涉及了多种杂病的诊断与治疗,两者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详细记载了伤寒病的各种症状及治疗方案。而《金匮要...

  • 《伤寒杂病论》是由张仲景所著,该书分为“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16卷。这部著作全面阐述了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中药方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世誉为“医门之圣经”。书中收录了360多个方剂,许多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张仲景的方剂被称为“经方”,这些方剂...

  • 伤寒杂病论分为两部分原因是病因学与症状学、病种分类、治疗方法等影响。1、病因学与症状学:《伤寒论》主要探讨的是外感热病的病因、病理机制及其治疗,偏重于伤寒这种病因所致的疾病。《金匮要略》则主要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理、证候及治疗,偏重于杂病这一类病因所致的疾病。2、病种分类:《伤寒...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