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大约是

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大约是如下:
伤寒杂病论作为四大经典之首,成书于公元200年左右,距今约1800年。该书作者张仲景(150-219),出生于东汉末年南阳涅阳县张寨村,一生大部分时光处于三国战争年代。

张仲景从小家境颇丰,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这使得他有机会跟随同乡张伯祖学习医学,并且“仲景之术,精与伯祖”,对医术深有造诣,在一定范围内构成影响力。
张仲景从小优越的家庭条件,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书籍,其中包括很多医书,尤其是非常难得的传世经典《汤液经法》,这部书后来成为伤寒论成书主要的参考资料。
张仲景和伤寒论在如今的中医界地位极其崇高,但并不表示在成书当年也是如此。张仲景与华佗是同时代的医学名家,华佗只比张仲景年龄大了五岁,但在当年,张仲景的声望是远远不及华佗的,所以曹操经常请华佗去看病,却没有请张仲景,哪怕华佗去世后的十多年间,都没有请张仲景看病的记录。

对于张仲景曾经做过长沙太守一事,与现实矛盾甚多。
其一,长沙太守在当年也算是一个高官,东汉末年期间历任长沙太守都有名有姓,并没有张仲景在任的记载。
其二,张仲景一生所处皆为乱世年代,作为一个政务高官,事务繁多,几乎不会有多少时间去给普通百姓看病的。
其三,若果真官位很高,医术还很牛,曹操不可能不知道他,没有不请他去看病的理由的。
如果只是在太守府做一个比较普通的职员,有可能吗?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太守,应当不会允许他在衙门“坐堂”行医这种行为的。
所以有关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以及在府衙坐堂行医,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后世人尊敬他,创作出来美化他的故事。
2023-09-09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4:06: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此书由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大约成书于公元200年至210年间。在没有广泛使用的纸张和印刷术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是以竹简的形式传播的。公元219年,张仲景去世后,《伤寒杂病论》失去了原作者的保护,开始流传于世。在那个时代,书籍的传播依赖于手工抄写,过程艰难且耗时。晋朝时期,《伤寒杂病论》迎...

  • 4.伤寒杂病论 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 5.千金方 唐代孙思邈撰于永徽三年(约652年)6.唐本草 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7.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撰 刊于1590年

  •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219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

  • 3. 《难经》是另一部重要的医学理论著作,原名为《黄帝八十一难经》,约成书于东汉前期。该书以问答的形式讨论了中医学的多个难题,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4.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公元3世纪初创作的一部临床诊疗著作。该书详细论述了伤寒及其他杂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后世中医临...

  •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著作,东汉张仲景撰。已佚。后世根据该书佚文,分别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记载的是东汉时期的医学成就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