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穴的现代应用

现代临床上常用于咳嗽、气喘、气短、咳唾脓血、肺痈等呼吸系统病症,噎膈、臌胀、呕吐涎沫等消化系统病症,胸痹胸痛、心痛、心悸、心烦等心血管系统病症以及产后无乳、瘿气、霍乱、转筋、尸厥等其他病证。总之,临床运用本穴多用于心肺病变,尤宜于心肺气虚之证。该穴具有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可用于一切气机不畅之病变,诸如肺气不降之上逆、心之气血郁滞以及肝气郁结等症。例如笔者常用该穴点穴治呃逆,获得手到病除之效果。有人取膻中穴采用雀啄术治四肢麻木、兔脑垂体埋藏治疗支气管哮喘、针刺拔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膻中透鸠尾治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配乳根针刺治乳汁不通等都收到良好疗效。景维廉等采用膻中穴割脂治疗乳癖150例,结果治愈128例,占85.3%;显效18例,占12.0%;无效4例,占2.7%;总有效率97.3%。李洁等总结1981~1998年公开发表在200余种医学期刊上有关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论文240余篇进行分析,指出膻中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最常用的8个穴位之一(132穴次)。本穴为气会,肺主气,司呼吸,且穴位近于胸部,可理气宽胸,故为治疗呼吸系统病症的常用穴。刺激经穴脉络,使经络通利,气血调和,故治乳癖、乳汁不通效佳。乳汁分泌与经络脏腑相关,气机调畅是重要环节,而本穴调气作用强,故为治疗乳汁少的重要穴位。本穴治疗消化系统病症及其他病症,也是从调气角度实现的。笔者在临床运用中也发现,许多患者在接受该穴施术后自觉腹内气体流动,胸部舒畅宽松,有的还可听到肠鸣音。刺灸该穴能通畅上焦之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一切气病皆可选用。膻中为任脉穴位,心包募穴,八会穴之一,气会膻中。《灵枢·海论》篇曰:“膻中者,为气之海”。《难经·四十五难》曰:“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清·徐灵胎《难经经释》云:“三焦外,谓在焦膜之外;两乳内,谓两乳之中,任脉之所过,即膻中也。因此,对本穴的认识古人已有了一定的论述。膻中穴为理气降逆的要穴,临床中被广泛运用。

2016-05-10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5:04: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现代临床实践表明,膻中穴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气喘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适用于消化系统病症如噎膈、臌胀,以及心血管系统病症如胸痹胸痛、心痛等。2. 膻中穴作为八会穴之一,具有调理人体气机的功能,对于气机不畅所致的各种病症,如肺气上逆、心血瘀滞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 笔者在...

  • 3. 现代医学应用:在临床上,艾灸膻中穴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冠心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疾病。4. 配穴应用:在治疗哮喘时,可以与定喘、天突穴配合使用;治疗心绞痛时,可与心俞、内关穴配伍;对于气虚症状,艾灸膻中穴配合百会、气海穴效果更佳;而乳汁过少问题,则...

  • 总之,临床运用本穴多用于心肺病变,尤宜于心肺气虚之证。该穴具有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可用于一切气机不畅之病变,诸如肺气不降之上逆、心之气血郁滞以及肝气郁结等症。例如笔者常用该穴点穴治呃逆,获得手到病除之效果。有人取膻中穴采用雀啄术治四肢麻木、兔脑垂体埋藏治疗支气管哮喘、针刺拔罐治小...

  • 艾灸膻中穴主要作用如下:1、胸闷、胸痛、心悸、心烦、咳嗽、气喘等心肺部病证;2、乳少,乳痈;3、呕吐,呃逆。【经验应用】1、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冠心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配定喘、天突主治哮喘;2、配心俞、内关主治心绞痛;3、配百会、气海主治气虚;配...

  • 首先,膻中穴是一个关键穴位,它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这个穴位不仅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还是多条经脉的交会点,具有理气活血、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刺激该穴能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对缓解胸口闷堵非常有效。此外,天泉穴也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它位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