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醒:脾胃虚寒的人可常做3件事在家调理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常出现胃痛,尤其是一喝凉水,胃痛就特别难受,常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但是很多人都会不在意,以为是自己饮食不 健康 ,不是的,如果这种“老胃寒”拖久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据临床数据统计,每年大概有3%的人群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会转换为胃癌,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临床诊断中,多为胃寒、胃湿所致。
胃寒的临床表现为:胃胀、胃痛、反胃抠图、大便溏稀(多与湿气症状相等)
自测:你的胃寒属于哪一种?
胃寒,因脾胃阳气衰弱或食用生冷寒邪食物所致,也与生活规律不正、熬夜偏多、压力过大有关,身体前期症状较为浅显,长期发展会引起阴寒凝滞困于脾胃之症。
我们应该如何预判自己处于哪种胃寒状态?继而对症施治?

01 脾阳虚证
苦寒药物过多食用,身体受寒阳气不足,食物多生冷之物,长期以往会损伤到脾阳 健康
症状: 眼袋偏大、唇色发白、大便糖稀、腹胀、怕冷、鼻炎
苓提明水:茯苓、薏苡仁、决明子、山楂、桑叶、荷叶、黄精、桃仁、蜂蜜

02 寒湿困脾证
脾阳虚弱,空气寒湿侵入人体引起寒湿之症
症状: 抑郁、面色暗沉泛黄、经络淤堵、身体肥胖、多皮肤病、极易感染病毒、细菌
升阳益胃汤:羌活、半夏、干姜、白术、独活、黄芪

03 湿热蕴脾证
肠胃气弱,运化失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久则化热,继而引发脾胃虚,生湿热

症状: 恶心、腹泻、舌苔黄腻、便频、脉滑数、心烦
化气汤:石斛、大腹皮、香附、佛手、莱菔子、生白术、蒲公英

如何在家调理脾胃虚弱?
01 健脾养胃穴
【神阙穴】 肚脐正中央
【腹哀穴】 腹部中线旁开四指
【足三里】 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以手掌放于上方,顺时针旋转30圈后,逆时针旋转,每次可3分钟~5分钟,以穴位感到温热、酸胀即可,睡前静气凝神自我按摩较好。
02 时令蔬菜
【食材】 萝卜、白菜、山药、地瓜、土豆等
【建议】 少油盐,清淡胃口
可强健脾胃,温热肠胃,补气益血
03 健康 习惯
【泡脚】 温热水泡脚可舒缓肌肉酸胀,放松身体压力,促进睡眠
【喝水】 多喝热水,补充苓提明水,促进脾胃 健康
【保暖】 多注意衣物保暖,适当开窗通风,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身体抵抗力下降,出现反复生病的情况。
2022-07-16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1:19: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02 时令蔬菜 【食材】 萝卜、白菜、山药、地瓜、土豆等 【建议】 少油盐,清淡胃口 可强健脾胃,温热肠胃,补气益血 03 健康 习惯 【泡脚】 温热水泡脚可舒缓肌肉酸胀,放松身体压力,促进睡眠 【喝水】 多喝热水,补充苓提明水,促进脾胃 健康 【保暖】 多注意衣物保暖,适当开窗通风,...

  • 中医理论所谓“ 若要胃里安,三里常不干 ”,即用艾条或艾盒灸足三里, 若能令其起泡则效果更好 。其它穴位可选 神阙、中脘、关元、脾俞、胃俞、肾俞 。温灸神阙穴 , 对脾胃虚寒、长期排便偏软偏稀的情况有比较明显的疗效 。坚持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另外一个保养...

  • 注意腹部保暖、寒痛时可以在肚子上加个热水袋,不吃、喝冷的东西;胃寒者多脾湿,所以可以经常食用一些利湿的食物,例如薏米、扁豆等豆类;最好经常做一些运动,例如下蹲、转体、仰卧起坐等,也可经常按摩腹部。如果想好的快些可以经常按摩足三里、太溪、昆仑、中脘等穴位,有比较好的疗效,不知、不懂穴...

  • 平时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温热性食物和茶饮,比如喝牛奶和古方茶疗楂脾嗏,这些方法对于调理脾胃非常有益。当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量摄入寒凉食物,也是预防脾胃虚寒的重要措施。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脾胃虚寒的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以获得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调整饮食...

  • 小儿脾胃虚弱的补养 中医认为可以从饮食来改善脾胃虚弱的问题,中医食疗方有: 1.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2.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