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后常喝红豆薏米粥,去湿健脾气血双补

   谷雨 时节,气温逐渐回升,降雨陆续增多,空气湿度也渐渐加大,中医讲的“湿气”又开始蠢蠢欲动,一旦人体,尤其是脾脏受到湿邪的影响,就很容易感到不适,因此谷雨后的食补养生应注意健脾祛湿,那么就让 二十四节气 为你介绍,谷雨后去湿健脾、气血双补的红豆薏米粥。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谷雨过后湿气逐渐加重,湿邪容易侵入人体,造成食欲不佳、身体困重、胃肠湿热等情况。尤其是人体的脾脏,更要注意防范湿气的侵袭。
  中医认为“脾乃后天之本”,本于运化,人们吃的五谷杂粮,都要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变为精细的物质,发挥它的能量,并通过我们的上焦(心肺)传到全身,然后经过代谢,将剩下的水液通过下焦(肾、膀胱)排出体外,这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也就是运化。
  而如果脾出了问题,就会带来脾虚、脾功能减弱等症状,就不能很好的代谢水液,这时候水湿就会滞留在身体某个地方引起疾病,因此健脾祛湿是十分重要的,有鉴于此,专业中医师推荐了一道历史悠久的祛湿粥——红豆薏米粥。
   红豆薏米粥的制法    原料:红豆,薏米,水,冰糖   步骤:   1、准备同等分量的红豆和薏米洗净,在下锅之前二者需要提前泡发,红豆一般泡2—3个小时,薏米则泡1小时左右。   2、泡发好的红豆下锅,期间煮开后,往锅中添一些凉水,再煮开后,再添凉水,据说这样红豆容易熟,味道也更香。   3、等到红豆煮开花后,往锅中加入薏米,大火继续熬煮。   4、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粘稠,放入冰糖调味,即成。
  红豆薏米粥属于药食同源方,既是药物又是食物,适合湿气重的天气吃,是健脾胃、去湿气的首选。红豆薏米粥具有不错的祛湿排毒、瘦身健脾、润肠通便功效,对下身浮肿的肥胖也有作用,而且还有降血压、降血脂、去水肿、调解血糖、解毒抗癌的作用。
   服用红豆薏米粥的禁忌   过量服用红豆薏米粥对肠胃并不合宜,特别是不适合人们空腹服用。又因为薏米是属于寒性的,所以体质虚寒的人群必须密切注意食用量。同时,服用薏米红豆粥应该选择在早饭之后,午饭之前,脾胃在这个时间段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服用补脾胃的食品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制作红豆薏米粥的时候,最好不要在食材里面添加大米。这是因为红豆薏米粥的主要作用是祛湿,而加入大米则会对这一功效造成影响,因为大米本身属于湿性,如果加入了大米,那么就会导致做出来的粥寒性更重,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最好不要服用红豆薏米粥,这是因为薏米具有一定的滑胎作用,孕妇需要预防服用之后出现流产的情况,对胎儿和孕妇都不好,故不建议在孕期服用。
   不适合服用红豆薏米粥的人群    1、汗少还有便秘的患者最好不要大量服用这道食谱,否则容易加重病情;   2、薏米中含有的糖类黏性比较高,如果吃太多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所以建议消化系统不是很好的人群或者是消化能力比较弱的人少吃或不吃;   3、薏米虽然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以及降血糖的作用,但不能够代替药品。如果身体出现了高血脂的情况,建议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服从医嘱,而不是自己服用薏米红豆粥,这样对于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   4、薏米性凉,服用之后可能令身体出现冷虚的情况。建议体质虚寒的人群不要长期服用,怀孕期间的女性以及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最好不要服用。
2022-06-2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3:05: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做法步骤:1,把燕麦,花芸豆,红豆,麦米,薏米清洗干净,陈年的麦子去皮成麦米,有很好的清火祛热的作用,薏米有祛湿的作用。2,全部一起放入电压力锅里,择煮粥键即可,简单的粥就是这么做的。

  • 1、薏米 薏米是公认的祛湿食材,营养价值高,祛湿效果好,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和红豆一起煮粥,效果加倍。分享一道【红豆薏米粥】红豆、薏米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个晚上,泡软后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红枣也洗干净,煮开后放入锅中,转小火慢炖,当红豆煮开花后即可关火。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

  • 1、 薏米清洗干净,充分沥干水分;2、 然后选一个干净的不粘锅,将薏米倒入进去,全程小火,将薏米表面的水分炒干,直到薏米表面炒至发黄盛出;3、 将炒熟的薏米和红豆一起放入料理机中,打成细腻的粉末;4、 接着往薏米红豆粉里面加入一些木糖醇,如果没有的可以稍微加一点白砂糖还有燕麦,充分拌匀;...

  • 推荐食谱:红豆薏米粥 适量红豆清洗干净,再加水泡一个晚上,室温比较高的要放冰箱冷藏浸泡。薏米先炒一炒,这么做可以去除寒气,吃了不伤身,炒到稍微有点发黄就可以了。薏米炒好后清洗干净,再加水浸泡两个小时。红豆和薏米都泡够时间了,将它们倒进高压锅,再放入洗净的红枣和几颗冰糖,倒入适量水,...

  • 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脓疡等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薏米都是您比较好的帮手。“薏仁比较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比较宜用之”,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它还有美容功效。 4、红豆 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