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烦躁了!按5穴位帮你消火气

老是感觉口干舌燥、全身发热、失眠易怒吗?夏季天气湿热,许多人因体质、饮食不当、作息失序等关系,身体无 常代谢,引发脏腑「上火」导致火气大,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不适。为了降火气,多数人靠饮食改善,但中医师表示每天做穴位 *** ,对于清热、降火也有不错的效果。

夏季天气热,民众容易有火气大、心情烦躁等现象,中医师建议可穴位 *** 帮助清热、退火。
*** 降火气 对应穴位因人而异
嘉义基督教医院中医部内科主任方建喨表示,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各脏腑都可能引发火气上升,表现出不同的热症表现, *** 降火气前应视个人病症、体质和「起火点」,针对相对应的穴位进行按压,效果比较好。例如夏天容易有肩颈僵硬、头痛等症状者,应常 *** 走膀胱经的风池穴,帮助消火气、解暑热。

一般人很难判断自己火气大的来源,除了经专业中医师诊断确认之外,方建喨中医师提供5个常见清热的通用穴位,虽然未必能直接对症按压,但夏季每天 *** 也能达到保健养生、清热去火的效果。只是,需特别留意的是,孕妇的体质特殊,千万不可自行乱按,有火气大、热症等症状,还是应找医师诊断和调理较妥当。
【降火气保健 常按5大养生穴】
1.合谷穴:位于手部大拇指和食指交会之虎口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经常按压可清热消火、疏通气血、散风邪。

穴位示意图。(摄影/黄志文)
2.列缺穴:位于手部前臂桡侧缘,桡骨突起之腕横纹上1.5寸之凹陷处。属于手太阴肺经,有宣肺里气、通经活络、清热降火之效,可改善头晕和头项部症状。

穴位示意图。(摄影/黄志文)
3.三阴交穴:位于脚踝内侧上3寸,在胫骨后凹陷处,属于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故名三阴交穴,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

穴位示意图。(摄影/黄志文)
4.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属于足太阴脾经,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

穴位示意图。(摄影/黄志文)
5.曲池穴:手肘弯曲时,肘横纹桡侧端的凹陷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具有轻微退热的作用。

穴位示意图。(摄影/黄志文)
2022-10-11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6:44: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手握成拳,中指尖所点的地方。自古以来,劳宫穴就是医家治疗神志与心病的特效穴,举凡失眠、抑郁、心烦、神经衰弱等困扰,经常点按劳宫穴都能帮上忙。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缓解治疗头痛项强、目赤肿痛、落枕、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

  • 1. 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近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是肝经上的第一个穴位,有助于调和周围穴位。按摩这个穴位时,会感到酸胀。建议每次按摩左右脚各3-5分钟,先左后右,以促进情绪稳定。此外,也可以使用灸法,大约灸治5-10分钟。2. 太冲穴:位于脚面最高点,大脚趾与二脚趾分叉处的...

  • 太冲穴,它是肝经的原穴,位于脚面最高点,大脚趾与二脚趾分叉处的凹陷中。按摩后可以起到镇静宁神,醒神通窍,梳理肝气的功效。手法:轻轻按摩,手法不宜过重,否则会导致皮下淤血。按摩4-5分钟。按压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谢 。烦躁焦虑,点按劳宫穴,劳宫,手厥阴心包经荥穴,配五行属火,...

  • 1、按摩内庭穴可以去火 内庭穴位于足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就像被门遮盖住的小房子一样,故名“内庭”。它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而“荥主身热”,是热症、上火的克星。按摩此处有去胃火、化积滞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因上火引起的牙疼、头疼、口臭、咽喉肿痛等不适。每天早晚可用大拇指...

  • 内庭穴(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脾与胃相表里,因此,按摩此穴可以很好地消“脾热”,该穴位还是上火的“克星”,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可以祛火润燥。心热 水液经肺的肃降作用后,还须以心脏为动力,才能随营气循经脉而运行于体内。若心火过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