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调理肝肾阴虚 一篇文章说明白!

艾灸在祖国医学中很常见。很多人不愿意吃药和打针,而是通过艾灸来改善自己的疼痛。当然,艾灸并不适合每个人。很多人问肝肾阴虚是否可以艾灸?由于艾灸是热敷的,可以慢慢改善肝肾阴虚的问题,平衡体内的阴阳。因此,有肝肾阴虚问题的朋友可以选择艾灸治疗。
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一种在中国的针灸疗法,是使用艾灸材料制成的艾灸刺激身体表面点或身体的特定部位,并增强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障碍通过刺激气体的活动,从而实现预防的效果。艾灸是一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治疗方法。艾灸的使用来自于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的时代,时间也是在石器时代。艾灸起源于中国古代,由于其作用机理与针灸治疗相似,且与针灸有互补的治疗作用,通常是针灸,所以被称为针灸。在现代人的说法中,艾灸,大多数时候只是指针疗法,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
什么是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是指虚热内扰,以背痛、头晕、耳鸣、夜间排尿等为主要表现的热证。本病症多因长期患病和损伤,或热疗邪耗肝阴肾阴,或先天原因,肾阴虚肝阴虚,形成肝肾阴虚。这是一种许多疾病发展到后期的综合症。肝肾阴虚常表现为眼干、乏力、肢体麻木、胁痛、腰膝痛、夜间排尿、耳鸣、不孕等。肝肾阴虚的症状有:头晕、头昏眼花、头晕或失明,牙齿动摇和脱发,耳鸣、五心烦热、失眠和多梦,午后潮热、红色的汗,容易疲劳、四肢麻木、肌腱、抽搐、黑肤色,头发是没有光泽的,全身疼痛,身体瘦弱,喉咙干,失眠,腰部和膝关节疼痛,,舌头发红有苔藓等。
艾灸调理肝肾阴虚 肝的背俞穴是养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因为它是由肝背积聚的肝气形成的;脚背上的太冲穴被称为储存肝脏和生命能量的仓库。用艾灸刺激这个穴位,有助于调动肝脏的活力,从而滋养肝脏。养肾的穴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约3英寸高。这个穴位不仅能温暖肾脏,还能止痛。位于腹部中部的脐中心的神阙穴,具有补肾温阳的良好功效。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英寸(2指平宽度),可温养;合谷穴位于老虎嘴的后部。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左手和右手有一个洞。能镇静安神,通经血液循环,调节气机,止痛。
2022-06-28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38: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调理肝肾阴虚 肝的背俞穴是养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因为它是由肝背积聚的肝气形成的;脚背上的太冲穴被称为储存肝脏和生命能量的仓库。用艾灸刺激这个穴位,有助于调动肝脏的活力,从而滋养肝脏。养肾的穴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约3英寸高。这个穴位不仅能温暖肾脏,还能止痛。位于腹部中部的脐中心...

  • 艾灸取穴:大椎,神阙,关元,足三里,涌泉穴。阴虚体质如何调理 中医认为静能安神,静能生阴,因此,阴虚体质之人适合做中小强度的锻炼,其运动锻炼应重点调养肝肾之功,如可经常打 太极拳 。阴虚体质的人多消瘦、容易 上火 、皮肤干燥等。皮肤干燥甚者,可多选择 游泳 ,能够滋润皮肤,减少皮...

  • 1、肝肾不调的人,建议服用一些中药调补肝肾,同时疏通肾经、肝经,并艾灸肾俞穴、肝俞穴、太溪穴等要穴,还要清淡饮食、不要熬夜、适度运动等。2、肾虚的人分清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应该辩证施灸: 肾阳虚之人应当补阳,可以艾灸督脉以及关元、命门等培补元阳的大穴;肾阴虚之人应当滋阴,可...

  • 4、眼睛干涩,眼屎多,一般以肝阴虚为多见,肝开窍于目。所以平时要注重情绪的调理,艾灸太冲、太溪穴引火下行,同时可以艾灸肝俞和胆俞。5、口干舌燥、口腔溃疡。艾灸之后,阴阳相互抗争,阴液消耗的比较大,所以容易口干,在艾灸前后都要饮用适量白开水。同时也可以艾灸太溪、涌泉穴引火下行。6、耳内疼...

  • 第三,艾灸,白天调脾,艾灸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太白穴;晚上安神,艾灸大椎穴、神门穴、涌泉穴。3、睡不沉,调肾 症状:总感觉一直醒着,对身边的动静一清二楚。原因:肾阴虚损, 不能上承,导致虚火上炎,心居上焦,肾居下焦,就会心肾不交,心火偏亢。方法:从肾调起,多吃黑色...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