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的穴位调理

一、痰湿体质

体型偏胖,腹部松软肥胖,容易困倦。皮肤易出油,眼睛容易浮肿;喉咙里有痰,口黏腻或甜,爱吃肥肉、甜品,舌苔厚腻,脉滑;四肢重,排泄浊,浑身腻;不喜欢喝水,喝多了水,就会不舒服,腹胀、面部虚胖、手脚肿胀、体重增加、大便不畅;小便混浊、起泡沫;胸闷、头晕脑胀、嗜睡、赖床、喜欢睡回笼觉。

二、穴位调理

1.调理痰湿体质的穴位

足三里、阴陵泉、中脘、丰隆、脾俞和胃俞。

2.操作方法

按揉、按捏、按压、艾灸、针灸。

3.穴位图

三、综合调理

1.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胃经上,刺激足三里穴位的作用有:补中益气、止泻、止痛、安神、促进食欲、祛除风湿;

2.阴陵泉穴:阴陵泉穴是脾经上管理人体水液的一个重要穴位,刺激这个穴位能促进小腿气血通畅,消除水肿,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等。

3.中脘穴:

(1)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有和胃健脾,通腑降气,降逆利水的作用;按揉可以防治胃痛、腹痛、腹胀、反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以及泄泻等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紊乱。

(2)自查中脘穴异常:轻度:有痛点,有节点;重度:反跳痛。

(3)指压: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4)揉中院穴法:用指端或者掌根在穴位上揉揉2-5分钟即可。

(5)摩中脘穴法:用掌心或者四指摩中脘穴,5~

10分钟。

(6)艾灸,保养脾胃,通腹降气。治疗腹胀、腹泻、腹痛、肠鸣、反酸、呕吐、便秘;治疗食欲缺乏、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

4.丰隆穴:

(1)丰隆穴: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开窍;活跃胃肠道;祛湿化痰;提升精气神。

(2)按摩:用手指指腹点按丰隆穴3~5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胸闷、眩晕等。

(3)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咳嗽、痰多、胸闷。

(4)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痰多、胸闷、眩晕。

(5)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往下刮拭丰隆穴,5~10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热病、下肢瘫痪。

5.脾俞穴:

(1)脾俞穴:有益气健脾、运化脾脏、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血液中血糖的数值;

(2)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100-200次,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有效地治疗腹胀、呕吐、泄泻等病。

(3)艾灸:将艾条点燃置于脾俞穴上,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处进行施灸,以穴位皮肤温热,但无明显灼痛感为度。温和灸脾俞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用于治疗胃寒、寒湿泄泻等病症。

(4)拔罐:用火罐吸拔在脾俞穴上,留罐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呕吐、腹胀、水肿等病症。

(5)刮痧:用面刮法从中间向外侧刮拭脾俞穴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痢疾。

6.胃俞穴:

(1)胃俞穴:和胃健脾,理中降逆、和胃调中、祛湿消积;

(2)艾灸: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对于胃寒、寒湿泄泻等病症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3)姜艾斗:在穴位处及其周围一圈的位置贴上5-7粒姜艾斗,艾灸2-3遍,每天可艾灸1-2次。

(4)按摩:双手握拳,将拳背第2、第3掌指关节放于脾俞、胃俞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有和胃降逆、健脾助运之功效。

(5)按揉:用拇指的指腹置于脾俞穴穴位上,用力按揉100-200次,每日一次即可,能够有效的治疗各种脾胃疾病。

在调理以上穴位时,可以沿着所在经络找“痛”点,一并按揉、按捏、按压、艾灸或针灸。2022-07-28
mcxzy 阅读 3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1:12: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脚踝尖上八寸的位置。艾灸此穴位能够调理脾胃,帮助化痰祛湿。痰湿体质的人常常伴有脾胃功能不佳,艾灸丰隆穴可以促进水湿运化,改善痰湿症状。2.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的位置。艾灸此穴位可以健脾除湿,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来说,艾灸三阴交穴有助于调理全身的...

  • 1. 针灸与按摩:通过针对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丰隆等部位进行针灸或按摩,可以有效调节经络,促进痰湿排出,有助于改善体质。2. 中药治疗:服用中药是改善痰湿体质的另一种方法。常用中药方剂如参苓白术散、二妙丸等,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能有效消除痰湿引起的问题,如咳嗽、咳痰和水肿等。3. 适度运动...

  • 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络调理: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调节经络,特别是针对足三里、丰隆等穴位进行揉按,可以有效改善痰湿症状,帮助排出体内痰邪,减少湿气积累。2. 中药治疗:采用中药方剂如参苓白术散、二妙丸等,根据医生指导服用,有助于消除痰湿。这些药物对于痰邪蕴肺引起的咳嗽、...

  • 1.调理痰湿体质的穴位 足三里、阴陵泉、中脘、丰隆、脾俞和胃俞。2.操作方法 按揉、按捏、按压、艾灸、针灸。3.穴位图 三、综合调理 1.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胃经上,刺激足三里穴位的作用有:补中益气、止泻、止痛、安神、促进食欲、祛除风湿;2.阴陵泉穴:阴陵泉穴是脾经上管理人体水液的一个重要...

  • 2.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方四寸处。此穴与胃和脾的功能密切相关,适用于痰湿体质者,可通过揉或摩的方式进行按摩,每次2至5分钟,有助于改善痰湿困脾的情况。3. 足三里穴是调理脾胃、促进运化的要穴,同样适用于痰湿体质者。它位于小腿前侧,当膝盖骨下缘向下四横指(约三寸)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