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五六

【伤寒论第141条辨】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三物小白散)

【原文解释】寒实结胸,有结胸主症,无热症症候表现的,治疗可用三物白散。

如果遇到寒实结胸,实代表有物,有东西在里面,实分成寒热,热的症状很简单,病人会渴会烦燥,脉会数,舌苔会很黄;如果是寒也是有东西在里面,这时候不能开大小陷胸汤,因为陷胸汤是对热实结胸,陷胸汤里面都是比较寒凉的药,如果寒实再用陷胸汤,寒会实得更紧,所以,这时候要靠“三物小白散”。

寒实的处方非常的强,“寒实”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是肿块,肿瘤来对待,“寒”我们需要用热的药,“实”我们需要用攻坚的药。

为什么叫三物小白散,就是三个药看起来是白色的,因为剂量用得不多,就是小白,一点点。这个剂量太强了,所以,只用一点点就可以。

三物小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右三味,为散,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病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冷皮栗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噀之洗之,益冷,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从这个方来看,用量都很小的,前面的那些方剂都钱,两,这里用分,而且还是三分,一分。巴豆一般两粒就可以了。巴豆在《神农本草经》里是最热的药,热起来比牛黄还热,也是我们在攻坚的时候用。

巴豆这味药,很少用在西医,只要西医处理过的病人,都不用巴豆,因为会有产生盲点,不能确定,如果西医没有碰过,就可以下巴豆。如果体格比较壮大,巴豆就可以用到三颗四颗,一般的剂量两颗就够了。当巴豆用到三颗或者四颗的时候,桔梗和贝母的剂量也要加上去,桔梗和贝母是等量。

巴豆把皮去掉以后,把里面的仁掰开把心取掉,放在锅里一炒,很快就变成了黑色的了,非常的油,与桔梗和贝母三个碰在一起,做成散,就叫三物小白散。

桔梗是非常有名的祛痰药,而且祛的是寒痰,在《金匮》里面有一个桔梗汤,桔梗甘草汤,会重用到桔梗,就是去白痰。贝母也是祛痰的。

当我们确定是寒实结胸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三物小白散。临证上看的时候,遇到肺癌的病人,也有结胸,非常的痛,或者是没有办法躺下去,没有热证在外面,就可以用三物小白散。所以没有热证,就是病人没有发烧。往往癌症的病人会有低烧,低烧不算在热证里面。

寒证的病人口不渴,怕冷,喜欢喝热水,这些就能体现出病人没有热证在里面。

吃了巴豆的后遗症就是下利不止,吃什么就拉什么,要处理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有三个方法可以处理,一个是喝一杯冷开水就好,如果是喝热开水,照样下利,如果是喝冷开水,利就止掉了。喝冷开水你赚不到钱,那就用第二个,第二个就是吃黄连,黄连也可以止掉它,因为巴豆很热,黄连很冷,就可以把巴豆的利止掉,第三个喝豆浆也可以把巴豆的利止掉。

所以,用了毒药不要怕,因为你知道怎么收,不敢放,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收。经方里面最凶的药就是巴豆了。2022-07-19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4-11-16 08:20: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三)主要讲述了伤寒论第43条辨的内容。 伤寒论第43条辨: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原文解释:太阳表症,误用攻下法,表症未除,而又出现轻度气喘的,这是表邪郁闭、内迫于肺的缘故,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治。平常太阳证的时候,一定是...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十)主要讲述了伤寒论第十六条辨的内容。 伤寒论第十六条辨: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温针:针灸的一种方法,用针针于一定穴内,以艾裹针体而蒸烧之,以冀发汗。坏病:因治疗错误致病情发生恶化,症候变乱,而不能称其名...

  • 《伤寒论》第30条辨原文:“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