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笔记68| 痨症第一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一六二、伤寒五六月,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此方为经方里治痨症的第一方。痨症的人吃什么药都没用,吃什么食物都不会胖。

痨症的原因是什么? 以中医的观念,平常人的湿在中焦,就是内湿,如果湿在关节就是风湿,如果湿在胃里就是胃家的寒湿,如果湿跑到肾脏把肾包住,肾功能就会不好,如果湿在血脉中就是痨。

如何知道湿在血脉中? 人很瘦,血管却比常人大一倍,里面一半是血一半是湿,摸脉很洪大,但脉是中空的。等于带了两个血脉系统,所以人很容易疲劳倦怠,动一动要休息很久才能恢复。

伤寒,喝了麻黄汤“ 已发汗 ”,也攻下了,大便也清干净了,结果还没好。“胸胁满,微结”,还有未发出去的汗结在胸膈,胃里微胀。发汗攻下使肠胃津液失,故“小便不利”,“渴而不呕”,看似有阳明证“渴”,又无少阳证“呕”,胃里有宿食时会呕,不呕代表没有宿食。阴阳要平衡,阴是津,阳是胃火,胃能蠕动靠胃的热能,热能因为有津液而贮存在胃里,好比电池里有一点点液体才能贮存电力。现在胃里津液没了,热就往上冲,热性为轻,冲到头上,故“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代表有太阳证兼少阳证。

临床上,只要病人口渴、全身肌肉无力,小便不好,胃里不舒服,无恶心,吃东西没胃口,就可以开“柴胡桂枝干姜汤”了,里面的病可能是肝癌、肝硬化、胃癌、胰腺癌,都不用管病名。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黄芩三两,括蒌根四两,牡蛎二两,甘草二两炙。

只要有往来寒热, 柴胡 必用,只要肌肉酸软有汗,用 桂枝 。

干姜跟生姜的区别: 都能止呕, 干姜 温中,用于胃寒;生姜散水,有积水用生姜。这里胃里没东西了,故用干姜来温中。

黄芩 去热。 黄芩黄连和石膏的区别: 芩连味苦,去胃家虚热,石膏辛甘发散,去胃家实热(大渴)。这里有渴但不是大渴,用黄芩。石膏用于纯热证,这里有往来寒热故不对证。

口渴用 括蒌根 (市面上用天花粉代替,严格来说有区别),专治血管里水不够。糖尿病人就是血管里水不够,身体自救会口渴多喝水,但这个水成小便排掉,只有食物里的水才会进血脉。

心肺在胸,胸是诸阳之会,血在这里交换,肺里面是气,来自大肠水的气化,如天上的云雾,非常纯净,这个气化的水进入血脉。括萎根补肺里的水,色白入肺。

【神农本草】括蒌根味苦,性寒,无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为润肺降气要药。

牡蛎 专门降浮阳,“但头汗出”用牡蛎,干姜只温中,还要把阳收敛回来。阳在外时均用牡蛎,若心阳、肾阳在外时还要加龙骨。火场里出来的人就是心阳肾阳均外出,逃命时会挤压肾脏释放肾阳跑飞快,故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这里只有胃热上冲故只用牡蛎。

甘草炙过后津液更多,性热些,用干姜时多搭配炙甘草,炙甘草重用还能强心,这里是胃里津液不够,故用炙甘草。

用量及煎煮法:

柴胡5-6钱,桂枝3钱,干姜2钱,黄芩3钱,括萎根4钱,牡蛎2钱,炙甘草2钱。十二碗煮六碗,去滓再煮成三碗,温服一碗,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喝完后出的汗是血脉里的湿,汗是粘答签的。 有湿为什么不用白术? 白术去关节、肌肉、脏腑、肠胃里的湿,无法去血脉里的湿。

这是有痨症的人才有的病,没有痨症的人不会得此证。2022-07-26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4-11-16 10:33: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与副伤寒长期发烧高烧不退是人们最头痛的事情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中医对伤寒六经病总的治则为祛除外邪扶助正气.张仲景的方子主要针对伤寒病的并且效果好建议您到正规的中医院治疗及早治疗此病.这比西医疗效好很多.

  • 看中医药院校的教材吧,也叫《伤寒论》解释得详细,比较容易看懂。不同版本的都有,比如上海科技出版社,比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朋友,内经有句话,叫做:愚者查异,智者查同 意思就是说外行对于中医学的某个概念,前后解释有所谓的出入, 而内行已经看到所谓出入的内在联系。 你把伤寒论研究10遍后在问这个问题吧。 不要断章取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