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阳明篇》笔记8|阳明证不可攻下的四种症状

从二二〇条开始,阳明证有四种症状不能攻下。

二二〇、“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伤寒有呕,一定在少阳,更确切地讲,病在太阳和少阳之间,就算有阳明证也不要去攻它,应先解表,否则一攻下,表邪会下陷,造成结胸。如果是呕家(包括酒客)再进入阳明证,大柴胡汤即可。

二二一、“阳明病”,心下鞭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心下鞭满”就是心下痞,指胃,是寒热并结,肠胃里发炎了,而不是燥实堵到,用泻心汤来治,不可用承气汤去攻。若攻,津液丧失,利遂不止会有危险,下利自停代表胃气自己恢复,会自愈。

所以千万不要乱攻,要确定是大便不出才攻。确定阳明证可腹诊中脘处。

二二二、“阳明病”,发热,面含赤色,不可攻之。攻之,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

足阳明胃经走双侧脸颊,若赤色,代表津不足,此时不可攻,再攻会看到三焦的黄。

以上为三种不可攻下的情况,第四种是阳明中风,就是阳明证兼有太阳和少阳,不可以攻,已在条辨二〇五出现过。因此,张仲景的意思是,必须是十足的阳明证方可攻下。

小结四种症状不可攻下:

1、呕、酒家;

2、胃难受;

3、脸颊红;

4、有表寒。2022-07-15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03: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有呕,一定在少阳,更确切地讲,病在太阳和少阳之间,就算有阳明证也不要去攻它,应先解表,否则一攻下,表邪会下陷,造成结胸。如果是呕家(包括酒客)再进入阳明证,大柴胡汤即可。二二一、“阳明病”,心下鞭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鞭满”就是心下痞...

  • 阳明病篇是《伤寒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在此,我们提供基于郝万山教授解析的思维导图,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阳明病的诊治思路。阳明病篇的思维导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病机分析:阳明病的病机特点、与太阳病的区别、以及其病理演变。辨证要点:通过分析病人的症状,如口渴、...

  • 本来病人烦热, 汗出后好了一点,又忽冷忽热,到了黄昏时开始发热,代表病进入阳明了,但热不寒,完全没有寒证,就是阳明证,在承气汤和白虎汤中选择。如果脉实者,代表里实很盛了,宜下之;脉浮虚代表还有表证,先发汗再去攻里,发汗用桂枝汤,剂量再多也不会伤津液。桂枝汤是经方家调和阴阳最...

  • 在治疗策略上,阳明病的下法有其独特的禁忌,吴茱萸汤证和阳明湿热发黄证的处理方法更是需要谨慎。而阳明蓄血证的辨识与处理,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理论与实践,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伤寒论》的精髓。如果你对这个系列感兴趣,别忘了点击赞和收藏,你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

  • 1. 阳明概念涉及中医的腑脏理论,特别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它们与西医的消化系统相对应,包括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等。2. 胃旁为脾,脾与胃通过血管相连,胃下方有膵肉,即西医中的胰腺。中医认为胰腺是脾之大络,与大包穴相关,该穴位于极泉穴下六寸。因此,大包穴可视为胰腺的穴位。3...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