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清暑益气汤与王氏清暑益气汤用药有何异同

(摘选)清暑益气汤就是李东垣创立的。但到了清朝,王孟英觉得这个方子不对,自己又弄了另一个方子,也叫清暑益气汤。但两个方子针对的情况不一样。王孟英的方子重在养阴清热,李东垣的方子重在补气。
夏天,天热的时候,会出很多汗,在出汗的时候会损失大量的阳气,这就出现了一种气阴两虚的情况。其中以气虚为重。这时候可以用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方中有升麻葛根,可以升胃中清气。偏重于升,就有助于左路肝气的升发。因此,在有肝郁,左路不升的情况下更为合适。这个和酸梅汤的情况正好相反,千万不能用错了。
对于肝郁的朋友来说,左路不升,胸腔之气来源不足。在暑天,又汗出损伤阳气,胸腔之气就更加不足。这种情况,也会出现种种不适,也会中暑。此时中暑要选用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2018-10-10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8:37: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尽管李氏清暑益气汤与王氏版本同名,但实质上有所区别。李氏汤源于补中益气汤,但去掉了柴胡,增加了一些其他成分,其主要功效在于增强体质、祛除湿气和健脾。尽管名字中有"清暑"二字,但其实并不侧重于直接清热解暑,而是着重于调理和增强患者的整体体质。李氏清暑益气汤适用于脾胃虚弱且感受暑湿的人,...

  • (摘选)清暑益气汤就是李东垣创立的。但到了清朝,王孟英觉得这个方子不对,自己又弄了另一个方子,也叫清暑益气汤。但两个方子针对的情况不一样。王孟英的方子重在养阴清热,李东垣的方子重在补气。夏天,天热的时候,会出很多汗,在出汗的时候会损失大量的阳气,这就出现了一种气阴两虚的情况。

  • 方歌概括了清暑益气汤的核心,强调了其健脾祛湿的功效。后世医家王孟英对清暑益气汤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其虽有清暑之名,却无清暑之实,因此自创了王氏清暑益气汤。

  • 王氏清暑益气汤是一剂专为夏季暑热病而设计的传统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西洋参(5克)、石斛(15克)、麦冬(9克)、黄连(3克)、竹叶(6克)、荷梗(15克)、知母(6克)、甘草(3克)、粳米(15克)以及西瓜翠衣(30克)。现代剂量可能有所不同,括号内的数值为常见用量。该方剂的服用方...

  • 【方剂名】 清暑汤 【出处】 《温热经纬》【组成】 西洋参(6g),石斛(15g),麦冬(9g),黄连(3g),竹叶(6g),荷梗(15g),知母(6g),甘草(3g),粳米(15g),西瓜翠衣(30g)。【方歌】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用水毫升,煎至...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