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虚证的辨证施治

1.脾胃气虚引起的胃痛病因病机:本病多因胃病日久,损伤脾胃,导致脾胃气虚,从而导致的气虚。证候:胃脘隐痛,纳食不多,食后腹胀,嗳气,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治则:健脾益气。方药:香砂六君子丸加减。2.脾胃气虚引起的痞满病因病机:多因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因饮食劳倦,饥饱失常,损伤脾胃,导致的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证候:脘腹痞塞胀满,时缓时急,伴见食欲不振,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沉弱。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方药:六君子丸加减。3.脾胃气虚引起的泄泻病因病机:多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损伤脾胃,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失司从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证候:大便时溏时泄泻,反复发作,略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可增多,夹见不化水谷,饮食减少,脘腹胀满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治法:健脾益胃。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2016-06-04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3:47: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舌质淡,苔薄白,脉弱,为气虚之象。本症以胃脘痞满、隐痛喜按,食少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治疗:治疗法则: 益气养胃。施治方法:(一)内服方药1.基本方药:(1)四君子汤:人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4.5克。本方能甘温益气养胃。(2)黄芪建中汤:黄芪30克、桂枝10克、...

  • 本证以胃气不足,纳降失常为主要病机。气虚和胃失和降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有胃脘隐痛,或胀痛、食后胀甚、按之觉舒、食欲减退、时作嗳气等胃气亏虚的定位症状。有气短神疲、倦怠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等气虚的定性症状。此外,脾气虚与胃气虚常常兼见,而共见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神疲肢倦...

  • 本证以胃气不足,纳降失常为主要病机。气虚和胃失和降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有胃脘隐痛,或胀痛、食后胀甚、按之觉舒、食欲减退、时作嗳气等胃气亏虚的定位症状。有气短神疲、倦怠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等气虚的定性症状。此外,脾气虚与胃气虚常常兼见,而共见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神疲肢倦...

  • 胃气虚证,治疗以益气养胃为法,常用四君子汤、香砂养胃丸之类。如何判断胃虚 胃虚乃中医之说法!《素问·五脏别论》载: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虚实交替反映了胃的排空作用,说明胃受纳水谷之后不能久留,随时把精微输送给五脏,糟粕下传而排出。故胃气主降,只有通降,泄而...

  • [主治]胃气虚弱,乳食不进,腹胁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色青,或时夜啼,胎寒腹痛,采取补脾健胃,温中理气。[处方]白豆蔻仁、肉豆蔻(煨)、丁香、人参、木香各30克,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藿香叶、缩砂仁、甘草(炙)各60克,橘红(去白)、山药各120克。[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成膏。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