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在什么地方 阳陵泉在什么经络上

1 阳陵泉在什么地方 阳陵泉穴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即:在小腿的外侧,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腓骨小头),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一寸左右有一个凹陷。)
2 阳陵泉在什么经络上 阳陵泉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八会穴之筋会。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筋之会穴。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1.“阳陵泉穴”:“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亦渗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则大量气化,本穴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故名。阳陵名意与阳陵泉同。
2.“筋会”:“筋”,肝胆所主之风也。“会”,交会也。筋会名意指胆经的天部风气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下传的寒湿风气和胆经膝以下各部上行的阳热风气,在本穴为汇合之状,故名“筋会”。
3.“胆经合”:“合”,会合也。本穴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理同筋会名解。
4.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同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胆经上、下两部的天部水湿风气会合而成,在本穴为聚集之状,表现出土的不动之义,故其属土。
3 阳陵泉的作用与功效 1.治疗膝关节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下肢瘫痪、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坐骨神经痛、腰腿疲劳、踝扭伤,肩周炎,落枕,腰扭伤,臀部肌肉注射后疼痛;
2.缓解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胆囊炎、肝炎,胆结石,胆绞痛,胆道蛔虫症,习惯性便秘;
3.缓解治疗其高血压病、遗尿、肋间神经痛。
4 阳陵泉的配伍功效 阳陵泉穴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期门穴、胆俞穴、至阳穴: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
阳陵泉穴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胁痛;
阳陵泉穴配环跳穴、风市穴、委中穴、悬钟穴: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阳陵泉穴配阴陵泉穴、中脘穴: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人中穴、中冲穴、太冲穴: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阳陵泉穴配支沟穴: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主治胆囊炎。
2022-12-04
mcxzy 阅读 12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4:43: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稍前的凹陷处。这一穴位在中医理论中被誉为筋之会穴,具有调节肝胆功能的作用,对于祛除湿毒瘀滞有显著效果。具体来说,它能够帮助身体排除体内的湿毒,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因湿毒引起的不适。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的重要穴位,它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三寸,...

  • 阳陵泉穴位的准确位置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具体来说:定位方法:用手摸膝盖外下方时,可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即腓骨小头,在它的前下方就是阳陵泉穴。所属经络: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也是八会穴中的筋会。功效与作用:按摩阳陵泉穴能疏泄肝胆、清利湿热、舒筋健膝,是治疗胆腑...

  • 阳陵泉穴则位于小腿外侧中线上,具 置在腓骨小头下方的凹陷处,即膝侧突出部位下方。绝骨穴亦被称为悬钟穴,同样位于小腿外侧中线上,但此穴位的位置是在外踝上方四指宽的地方。环跳穴和阳陵泉穴都是常用的经络穴位,常用于治疗腰腿疼痛等疾病。绝骨穴则在中医实践中也较为常见,可用于调理身体和治...

  • 阳陵泉穴在人体膝盖外侧,具体来说是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大约位于髌骨与腓骨小头连线的中点。该穴位对于治疗胆道疾病、黄疸、胁痛、腰痛、下肢痿痹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准确找到阳陵泉穴的方法是,首先确定膝盖外侧的腓骨小头,然后向下寻找凹陷处,大致在髌骨与腓骨小头连线的中点位置,用拇指按压该处...

  • 2. 在中医学中,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大约是膝关节下方的外侧高点前下方一寸的位置。3. 阳陵泉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其名称是根据其所在部位的特点而来。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似泉,因此被称为“阳陵泉”。4. 阳陵泉是一个与胆经相连的穴位。对于因胆囊...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