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穴的妙用

阳陵泉穴隶属于足少阳胆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流入深似泉,故名“阳陵泉”。本穴为胆经脉气所入之合穴,五行中属土,为胆腑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具有疏肝利胆解郁、和解少阳、舒筋止痛、通利关节的作用。是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要穴,也是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特效穴。

历代医家都将阳陵泉穴列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之常用要穴。凡是因肝气横逆,肝脾不和引起的黄疸、胆囊炎、胆石症、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呕吐呃逆都可以治疗。肝胆相表里,且阳陵泉有疏肝理气利胆的作用,所以由肝胆失调所致的口苦咽干、发热里寒、寒热往来、身目色黄、尿黄便秘等症状也可以治疗。

因本穴是八会穴的筋会,具有舒筋止痛、通利关节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筋脉病症、膝关节病症、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偏瘫、坐骨神经痛、扭挫伤等。足少阳胆经循行经过胁肋部,经常用于肋间神经痛、胸胁挫伤、肋软骨炎、胸膜炎等以胁痛为主症的疾病。

穴位位置: 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即为本穴。

取穴方法: 自然坐直,大腿和小腿成一直角,在腿弯处小腿外侧后上方有一突出的骨尖(腓骨头),就在骨尖的前下方凹陷处。

操作方法:

按揉:用 大拇指指腹或指间关节,垂直按揉穴位,使其有酸、胀、微痛的感觉。左右交替进行,两侧穴位每次各按揉3 5分钟。

灸法: 采用温和灸的方式,将艾条点燃,置于阳陵泉穴上方,距离穴位皮肤3-5厘米处进行施灸,每次艾灸5-10分钟即可,以穴位皮肤温热,但无明显灼痛感为度。2022-07-04
mcxzy 阅读 10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20:33: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阳陵泉穴能够疏肝胆、清湿热、疏筋利节。《黄帝内经》中有明确记载,阳陵泉穴对于肝胆疾病、胆腑病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胆囊炎或胆结石引起的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在紧急情况下,点压阳陵泉穴也能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

  • 调整脑血流量针刺阳陵泉,对脑血流量有一定影响。对急性缺性中风患者,通过针刺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实验研究,针刺右侧阳陵泉和曲池穴可影响到脑的血流动力学,使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出针后脑血管阻力降低却不明显。而针刺对正常猫的脑血液动力学影响不大。

  •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稍前的凹陷处。这一穴位在中医理论中被誉为筋之会穴,具有调节肝胆功能的作用,对于祛除湿毒瘀滞有显著效果。具体来说,它能够帮助身体排除体内的湿毒,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因湿毒引起的不适。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的重要穴位,它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三寸,...

  •   按摩阳陵泉穴具有治疗肩周炎、落枕、膝关节炎、腰扭伤等作用。按摩阳陵泉穴有什么好处?经常性的正确按摩阳陵泉穴位,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各种肢体和关节处的疼痛。可以用拇指按压位于小腿处的阳陵泉穴位,每次顺时针揉压15-20分钟左右的时间,能够帮助疏通经络,缓解关节炎症,减轻各种风湿病等造成...

  • 历代医家都将阳陵泉穴列为治疗胆道系统疾病之常用要穴。凡是因肝气横逆,肝脾不和引起的黄疸、胆囊炎、胆石症、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呕吐呃逆都可以治疗。肝胆相表里,且阳陵泉有疏肝理气利胆的作用,所以由肝胆失调所致的口苦咽干、发热里寒、寒热往来、身目色黄、尿黄便秘等症状也可以治疗。因本穴是八...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