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穴 找穴方法

身体自然坐直,大腿和小腿成直角,在腿弯处小腿外侧上方有一突出的骨尖(术语叫腓骨),就在骨尖的前下方凹陷处。给你一张图片,打开你就清楚了。

2010-07-31
找阳陵泉穴方法: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这种方法取穴病人感到舒适耐久,不易发生晕针、弯针,并容易引起经气,得气快,感传好。
阳陵泉人体穴位。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

扩展资料:
主治范围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 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小儿舞蹈病等。
(一) 胆腑病证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合(指五输穴之合穴)治内腑”,《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 ,取之合”。胆附于肝,内藏清汁,肝与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肝胆多同病,因湿热蕴结,入侵肝胆,胆汁外溢;或脾阳不运,湿热内阻,胆汁外溢;以及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实火等所引起的病证,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二) 筋的病证
阳陵泉是筋之会穴,为筋气聚会之外。《难经·四十五难》云:“筋会阳陵泉”。故阳陵泉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
(三) 经脉通络上的病证
依其足少阳经的循行、针感的走向和穴位的所在,循经取穴,本穴治疗本经经脉循行通络上的下肢、髀枢、胁肋、颈项病,以及肝胆火旺,循经上扰的眼、耳、头部病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阳陵泉
2018-10-17
请看图。

2010-08-01
阳陵泉靠上在胆经上,足三里靠下在胃经上,相距大约一寸左右吧!2019-05-26
阳陵泉穴的定位和取穴

2020-11-19
mcxzy 阅读 10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45: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准确找到阳陵泉穴的方法是,首先确定膝盖外侧的腓骨小头,然后向下寻找凹陷处,大致在髌骨与腓骨小头连线的中点位置,用拇指按压该处,会感觉有明显凹陷,该凹陷处即为阳陵泉穴。若使用针灸疗法,需确保针尖准确刺入阳陵泉穴。针灸时,针尖应垂直刺入穴位,深度约为0.8至1.2寸。在进行针刺操作时,还需...

  • 找阳陵泉最简单的方法如下:侧躺微曲膝盖定位:当身体侧躺并微曲膝盖时,可以在膝盖外侧前下方找到一处明显的凹陷。凹陷中心即穴位:取该凹陷的中心点,此处即为阳陵泉穴位。或者也可以按照以下描述定位: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也就是在膝关节下方的外侧高点前下方大约一寸的位置。...

  • 阳陵泉穴的位置对于针灸和中医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患者通常可以采取侧卧或仰卧的姿势,以便于找到准确的位置。在膝盖下方,可以找到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这个骨头在身体外侧突出。在腓骨小头前方,有一个略微凹陷的地方,这个位置即是阳陵泉穴。在进行针灸治疗时,精准找到阳陵泉穴的位置至关重要。它位于小腿...

  • 三穴皆属足少阳胆经。环跳穴位于臀部侧面,站立时寻找侧面的凹陷处,其正中点即为环跳穴。阳陵泉穴则位于小腿外侧中线上,具 置在腓骨小头下方的凹陷处,即膝侧突出部位下方。绝骨穴亦被称为悬钟穴,同样位于小腿外侧中线上,但此穴位的位置是在外踝上方四指宽的地方。环跳穴和阳陵泉穴都是常用的...

  • 阳陵泉穴位位于小腿外侧,具 置是在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对于穴位的取法,历史上有不同的描述。根据《灵枢·本输篇》的记载,患者应保持下肢伸直状态,这时可以找到穴位;而在《针灸大成》中,建议病人采取下蹲姿势来定位。然而,《中国针灸学》则提到坐姿,要求患者屈膝并将足部放在地上,然后取穴。然...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