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或然证有哪七种?敬望请教!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然证: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2010-12-07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然证: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小柴胡汤的或然症。

见于96条小柴胡汤项下。曰:“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共提出了七项或然症。这些加减症虽多,亦非全部,仅举例而已。分析这些或然症,可了解少阳证传变的变化及治疗的相应变化,可举一反三,给人以启迪,示人以规矩。
2021-09-04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6:00: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然证: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小柴胡汤的或然症。见于96条小柴胡汤项下。曰:“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

  • 以经典方剂小柴胡汤为例,《伤寒论》的96条描述了其主要症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和心烦喜呕。然而,还有九个可能症状,如胸中烦但不呕、口渴、腹痛、胁下硬结、心悸、小便不畅等。如果仅以四大主症作为诊断依据,虽然文字简洁,但是否还需考虑这些或然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伤寒论》中关...

  • 或然证是主证中可能出现的或有或无证和伴见证。小柴胡汤证,后人根据仲景原意将其归纳为七大或然证,因其病因病机未变,只是证状稍异,故治仍遵小柴胡汤法,只随证增减药物罢了。 或胸中烦而不呕 是少阳邪热内扰心胸,而未涉及胃腑,故不呕。用小柴胡汤去半夏、人参(因未影响到胃)加瓜蒌实一枚(约9克)以清热...

  • 小柴胡汤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柴胡必须重用,剂量应大于人参、甘草一倍以上;抓住柴胡汤证的主证、主脉,不一定全具;本方证或然证较多,需根据主证、主脉灵活加减。

  • 小柴胡汤具有调整气机升降出入之效,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气郁证。小柴胡汤可以治疗「热入血室」,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月经病。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气、治血,而其治水之功常被忽略。 《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有加减法:「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