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看懂《黄帝内经》?

1、看白话内经,前一两篇还行,后边越看越无味儿。
2、最好是能够找到唐代王冰注的黄帝内经,再下载一个明代张介宾的《类经》,两者对照,基本上就可以懂了。《素问》里有七篇大论,懂文言文的一般也不容易看懂,有任应秋先生的《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一书,可以帮助理解。
3、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几遍,也可帮助理解。古人读书,字词典一类的书不好找到,就靠多读。
4、您还可以通过百度的知道提问或到百度《素问研究吧》里提问,一般很快便能够得到解答。2011-12-05
读古书,只要抓住了开篇第一篇就可说抓住了全书的灵魂,假如读明白了第一篇的文字,就等于得到了全书的神意,《黄帝内经》也是如此。
其第一篇文字叫《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全书的主人公黄帝就向他的私人顾问歧伯,提出了一个至今还在面对的长寿健康的问题:我听说上古的人,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动作还能保持灵敏不衰;而时下之人,才年过半百,动作就变得迟缓衰败起来了,是不是时代不同了,人的长寿健康也就不一样了呢?
一本书能开宗明义所提及的问题,一定是这本书成书的要害所在。同时,也可让我等现代人有一个清醒的熟悉:长寿健康不是今人才希望的,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世世代代的人们从生到死都在面对的一个重大的生命课题。所不同的是大家追问的方式方法。

扩展资料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2020-02-08
中国几千年来 完全看懂黄帝内经的只有张仲景
扁鹊华佗记载太少 没有流传医书不确定 唯一能确定的是张仲景确实读懂了 后世名医包括李时珍也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 很多名医只是理解其中一部分就能自成一派 现在是白话文很大程度是按自己的意思或古人的意思理解而编写的
伤寒论是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编写出来的 等于提取了黄帝内经的精华提取出来的属于高端版本 后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医也没完全懂伤寒论2020-03-08
我觉得想要看懂《黄帝内经》,我觉得泡面应该放一本康熙大辞典。2019-12-23
2018-09-27
白话版的里面很多都是直译的,就像英译汉一样,直接翻译出来。
然而内经有它自己的背景,历史,典故,这些必须是学医的一脉相承才能说清楚的。
所以教你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你连看都不用看了,在优酷上找《内经》有王洪图主讲的,杨雄主讲的,他们会带你一步步了解内经都讲了些什么,而且会适时的纠正你读古文会犯的错误。2011-12-05
有,我在地摊上就买过一本你也可以直接在这个知道上搜一下,黄帝内经白话版2011-12-05
用心去看去悟,用一颗大爱之心才能看懂2019-12-23
1、看白话内经,前一两篇还行,后边越看越无味儿。2、最好是能够找到唐代王冰注的黄帝内经,再下载一个明代张介宾的《类经》,两者对照,基本上就可以懂了。《素问》里有七篇大论,懂文言文的一般也不容易看懂,有任应秋先生的《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一书,可以帮助理解。3、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几遍,也可帮助理解。古人读书,字词典一类的书不好找到,就靠多读。4、您还可以通过百度的知道提问或到百度《素问研究吧》里提问,一般很快便能够得到解答。2019-12-23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4 05:42: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要读懂《黄帝内经》,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 培养对《黄帝内经》的兴趣。阅读经典需要时间和耐心,因此需要激发对这部经典的兴趣,以便能够持续地阅读。2. 了解《黄帝内经》的背景。《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经典,了解它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创作背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3. 选...

  • 因此,如果个人语文基础较好,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古汉语和中医基础知识,那么看懂《黄帝内经》是可能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黄帝内经》作为一部经典文献,其内容丰富、深奥,需要反复研读、深入思考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同时,由于中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 首先当具有中医基础理论的功底,不要起步就登天。上要知天象,中要理人事,下要通地理。即天、人、地三者的哲理皆通达。此乃中医之根基者也。《内经》就是在这些哲理中专注于中医学之源泉矣。持之以恒,逐篇、逐句、逐字地步步为营。注重结合实际病例的辩证与施治。切勿上午栽树,下午欲在树下纳凉。

  • 1、能看懂点文言文。2、有一部唐代王冰注的《黄帝内经素问》。3、有一部《简明中医字典》。4、先读《黄帝内经素问》,多读几遍,除七篇大论外,其余篇章基本弄懂了,再读《灵枢》容易些。中医基础理论多出自素问,而灵枢多谈经脉穴位和针灸。5、要读懂七篇大论,参看方药中、许家松所著《黄帝内经...

  • 现在人们对于保健养生都非常的看重,那么对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经典《黄帝内经》当然是不能错过了,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东西一定很深奥,得专家去看,其实相对来说,经过一定的科学解释,再结合实际,黄帝内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学习的,下面就简单聊一聊。 通读 对于首先接触的话,建议先通读,因为毕竟还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