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类 列缺—后溪

【单穴功用】
列缺,又名童玄、腕劳。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肌腱之间,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别走阳明,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也是四总穴之一。本穴具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的作用。用于治疗偏正头痛、颈项强痛、下牙疼痛、咽喉肿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口噤不开、牙关紧闭、咳嗽、气喘、呃逆、水肿、手腕无力、感冒发热、热病瘛疭、小儿惊痫。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输木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与阳跷脉、申脉穴相交会(即沟通之意)。穴在手小指外侧(尺侧),本节(掌指关节)后之凹陷处。握拳时,穴处肌肉隆起如山峰,按之似小溪之曲处,故名后溪。本穴具有宣通阳气、宁心安神、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头项强痛、落枕、颈部扭伤、目赤肿痛、面肌 动、耳鸣耳聋、热性病证、疟疾、癫 、小便赤涩、时疫病症、黄疸、肘臂手指挛急。

【伍用功能】
列缺为手太阴肺经腧穴、络穴,别走阳明,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又是四总穴之一,有疏风解表、宣肺平喘、通经活络止痛之功;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是小肠经脉气所注,为输木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与阳跷脉申脉穴相沟通,有宣通阳气、宁心安神、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之效。
二穴伍用,通调任督二脉,宣通太阳经气,活络止痛之力增强。
【主治】
1.头项强痛。
2.落枕。
3.扭转性斜颈。
【操作法】
列缺:①以病人左右两手虎 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示指尖到达之处是穴;②立拳,把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是本穴。向肘部斜刺0.2 0.3寸。
后溪:握拳,于第5掌指关节后缘,当手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取穴。直刺0.5 1寸。
【经验】
列缺—后溪伍用,是为治疗各种颈项强痛而设。
斜颈扭转案例
张某,女,12岁,学生。1979年夏月初诊。
主诉:阵发性右侧颈项疼痛2个月余。
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侧颈项疼痛,呈阵发性,多在午后1时左右发作,每日发病,右侧颈项作痛,头扭向左侧,痛苦不已,久治无效而来就医。
查体:营养欠佳,面色少华,形瘦体弱,用手托着左侧下颌,以阻抗颈项向左侧倾斜,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扭转性斜颈,证属气血不足,风中络道,血脉不和,筋脉拘急。
治则:宣通气机,疏调络道,缓急止痛。处方:列缺、后溪。
操作:单手快速进针,在得气的基础上,双手同步行针1分钟,顿时,疼痛缓解,前后留针半小时,共行针3次,起针后嘱患者夜卧避风为妥。
翌日二诊,自云:病情稳定,未曾发作,遵效不更方之旨,守原方施治,嘱隔日再诊,以观后效。
三诊来云:针后未再发作。嗣后,又针治2次,以善其后,5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2022-05-2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4-11-15 06:52: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单穴功用】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系阳跷脉所生之处,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穴在外踝下凹陷处,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膀胱经,故名申脉。本穴具有疏风解表、安神定志、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头痛、眩晕、中风不语、半身不遂、...

  • 它具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用于治疗腰脊强痛、下肢屈伸不利、丹毒、痧症、霍乱(类似急性胃肠炎)、中暑、小腿肚转筋(腓肠肌痉挛)、中风昏迷,半身不遂、风湿痿痹、热病汗不出、疔疮、发背、湿疹、肛门瘙痒、乳痈、遗溺、小便难、虚汗盗汗。 【伍...

  • E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