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横连募原”是什么意思?

《黄帝内经》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灵枢》、《素问》,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的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以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知基础,是对中国医学界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所以它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中曾两次提到“横连募原”。其中募是指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原,指原穴。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横连募原是指络脉的走向。有关于穴位的位置,功能可参考《针灸大成》一书。

募通假膜,募原的大概意思就是指肠外脂网膜,原,源泉,水也,脂网膜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吸收运送水液,正所谓下焦如渎,水道出焉,所以意思就是聚散于肠外脂网膜之间。所以道远,行迟,气深。 对应着现代医学中的胰脏。

2020-08-12
意思就是聚散于肠外脂网膜之间。所以道远,行迟,气深。 对应着现代医学中的胰脏。2020-08-16
“横连募原”。其中募是指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原,指原穴。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横连募原是指络脉的走向。2020-08-20
募通假 膜 募原大概意思就是指肠外脂网膜,原,源泉,水也,脂网膜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吸收运送水液,正所谓下焦如渎,水道出焉,所以意思就是聚散于肠外脂网膜之间,应该是现代医学中的胰脏 。2020-08-20
mcxzy 阅读 15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31: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皇帝内经》里的“横连募原"。这里的募原,不是指肌肉组织,是指十二经络里的募穴和原穴。人体十二经络共有十二募穴、十二原穴。人体经络,纵横交错,经纵络横,横通脏脏(阴阳表里),纵通手足(左右上下),纵通五俞(井荥输经合),横连募原(十二原,十二募),人体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

  • 横连募原是指络脉的走向。有关于穴位的位置,功能可参考《针灸大成》一书。募通假膜,募原的大概意思就是指肠外脂网膜,原,源泉,水也,脂网膜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吸收运送水液,正所谓下焦如渎,水道出焉,所以意思就是聚散于肠外脂网膜之间。所以道远,行迟,气深。 对应着现代医学中的胰脏。

  • 在古代医籍《黄帝内经》中,"膜原"首次被提及。如《素问·疟论篇》描述,疟疾发作的原因是邪气侵入五脏,横连募原,其途径深且慢,不能与卫气同步,滞留于募原,导致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王冰注解“膜原”为膈膜募穴的起始点,而《素问识》则将其比喻为帷幕上的薄皮,隔绝浊气,寓意上层隔膜。"募"...

  • 膜原又称募原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1)广义膜原:泛指伏邪在体内潜伏的部位。清代医家周学海提出“伏邪皆在膜原”说。他认为人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变为伏邪潜伏于体内,附着于“膜原”部位。此膜原为广义之膜原,即伏邪在体内潜伏之所。(2)狭义膜原:为内外交界之地,乃一身之半表半里...

  • 膜原又称“募原”,最早见于:1、膜原又称“募原”,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举痛论》记载:“寒气客于小肠募原之间。”2、关于募原二字,全元起以“募作膜”,巢元方亦然之,故后人多从全元起等氏的意见而写作“膜原”,因而募原与膜原通用。3、明代吴又可对温病的病理学说以及治疗法则...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