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胸腹髋部

胆经分布在人身体的两个侧面,从头到颈,再下行至腰、腿、足。胆经是人身体气血活动的枢纽,平时按照胆经的循行位置,多拍打腿的两侧、身体的侧面,会觉得全身轻松。胆经的气血在子时最旺,也就是23时到凌晨1时,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敲胆经最好。晚上睡前拍打胆经还能促进消化,帮助减肥,美容养颜。

胆经胸腹髋部8个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22、渊腋穴

位置:在侧胸部,举臂,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主治:胸满,胁痛,腋下肿,上肢痹痛,臂痛不举。

23、辄筋穴

位置:在侧胸部,渊腋穴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

主治:胸满,胁痛,腋肿,肩臂痛,气喘,呕吐,吞酸。

24、日月穴

位置:在上腹部,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胃脘痛,胁肋胀痛,黄疸,呕吐,吞酸,呃逆。

25、京门穴

位置: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腰痛,胁痛,脊强脊痛,腹胀,呕吐,肠鸣,泄泻,水肿,小便不利。

26、带脉穴

位置: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第11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主治:腰痛,胁痛,腹痛,赤白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疝气。

27、五枢穴

位置:在侧腹部,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主治:腹痛,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疝气,便秘。

28、维道穴

位置:在侧腹部,髂前上棘的前方,五枢穴下0.5寸。

主治:小腹痛,水肿,月经不调,阴挺,疝气。

29、居髎穴

位置:在髋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足痿,疝气。2022-06-05
mcxzy 阅读 169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5:47:2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胆经分布在人身体的两个侧面,从头到颈,再下行至腰、腿、足。胆经是人身体气血活动的枢纽,平时按照胆经的循行位置,多拍打腿的两侧、身体的侧面,会觉得全身轻松。胆经的气血在子时最旺,也就是23时到凌晨1时,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敲胆经最好。晚上睡前拍打胆经还能促进消化,帮助减肥,美容养颜。胆经胸...

  • [附注]足太阴、少阳之会。胆经募穴。 GB25 Jīng mén[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主治]肠鸣,泄泻,腹胀,腰胁痛。[配伍]配行间治腰痛不可久立仰俯;配身柱、筋缩、命门治脊强脊痛。[刺灸法]斜刺0.5-...

  • 足少阳胆经,这条贯穿全身的经络网络,连接着足部至头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这条生命之路上的气血流通受阻,将会引发一系列影响全身健康的症状。让我们深入了解其症候表现:关节受阻,活力受限 - 胆经覆盖着身体的关键关节,气血淤滞会让颈部、肩部、髋部等部位感到酸痛无力,影响活动自如。两肋隐痛,肝...

  • 足少阳胆经的居髎穴,位于人体的髋部,具体定位是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突出点的连线中点处。此穴位周围有丰富的解剖结构,包括臀中肌和臀小肌,以及臀上动、静脉的下支。神经方面,居髎穴布有臀上皮神经和臀上神经,这对于穴位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居髎穴的主要功效在于治疗腰腿的疾病,如腰腿痹...

  • 这样就意味着,足少阳胆经是我们人体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经脉。 那么,足少阳胆经出现问题,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句话:胆经堵,全身堵。 第一,关节屈伸不利。胆经遍布身体重要关节。胆经气血郁滞,会让颈部、肩部、髋部等大关节出现酸乏无力之感。 第二,两肋闷痛。肝胆同源。胆经郁阻,肝经会受...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