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益气活血,可预防冠心病、心绞痛,通血瘀

关注中医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个方子非常熟悉,血府逐瘀汤源于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原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是一首典型的活血祛瘀、补血理气的方剂, 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这个方子也是我非常喜欢用的方子,可以说是不会出错的一个方子。
但是这个方子毕竟是清代诞生的方子了,也有一定年份了,老祖宗也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处方参考,具体怎么用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我在行医中使用这个方子时一般会进行加减,下面跟大家说一个医案。
有一个冠心病患者,年龄52岁,男性。此人在得冠心病之前身强力壮,吃饭胃口都好,从得了冠心病之后,整个人就虚了,饭也吃得少了,也不想干活了,经常是心律不齐、头晕目眩,跟我描述说他偶尔会觉得胸口像被人打了一拳那样痛。这种疼痛的感觉会从胸口蔓延到左侧上臂,肩部,上腹部等部位。
他这种情况西医怎么治?简单粗暴,降压止痛。但是管用吗?管用,但不长久,因为没有治根。
那么如何治根?一句话:活血补气。给他开一方: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其中桔梗、牛膝加大药量。
结果怎样?他用了4周后,眩晕的感觉就不明显了,脑中逐渐清明,看东西也没有天旋地转的感觉了。再用4周,诸证平息。
这个方子中,像是桃仁、生地、红花、当归、都是活血化瘀、养血强心的就不说了。说一下为什么要在我给这个患者开的方子中 加大桔梗、牛膝 的用药量。
桔梗 载药上行, 牛膝 引药下行,一升一降,使气血上下贯通,能减轻心脏负荷;再加上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祛瘀与养血同施,则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升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又可降泄下行,使气血调和。 实为治疗胸中血瘀之良方。
所以血府逐瘀汤加减不仅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又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想方药。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简单说到这里。
2022-06-19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1:45: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关注中医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个方子非常熟悉,血府逐瘀汤源于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原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是一首典型的活血祛瘀、补血理气的方剂, 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这个方子也是我非常喜欢用的方子,可以说是不会出错的一个...

  • 此方曰: 血府逐瘀汤 ,乃一代名医王清任的传世名方。先写一下此方的组成: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用法:水煎服。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此方主治头痛、胸痛、出汗、心热、急躁、夜睡梦多、失眠、心悸、干呕等等。此方系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

  • 血府逐瘀汤是清朝中医活血化瘀疗法的大成者王清任所创,主要用于治疗血瘀所致的头痛。该方选药精准,组方严谨,疗效显著。原方载于《医林改错》中,适用于治疗头痛日久、部位固定、有外伤史、经痛色暗、易失眠等症状。

  • 血府逐瘀汤,顾名思义,其主要功效就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消肿。它由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香附、泽兰、郁金等八味药组成,可谓疏通血瘀的一剂良方。血府逐瘀汤的组成与功效 丹参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川芎活血化...

  •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该方由当归、生地、红花、桃仁、枳壳、赤芍、桔梗、川芎、柴胡、甘草、牛膝组成,常用于血瘀诸症,比如血瘀导致的头痛、胸疼、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急躁、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小儿夜啼、心悸等。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长期头痛、胸背痛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