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和暑证的辨证施治

  一、痰证

  1、咳痰

  主要症候:咳嗽,痰黄稠或脓样,或血痰,气喘,口渴喜饮。舌苔黄,脉数。

  治疗方法:清肺化痰,用黄零,竹游,半夏,桑白皮,冬瓜子,海蛤壳,鱼腥草,芦根等。

  2、痰蒙心窍

  主要症候:神志痴呆,胡言乱语,喜怒无常。如同时见到面红,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苔黄,舌质红,则属痰火。

  治疗方法:化痰开窍,用陈皮,半夏,远志,胆星,菖蒲,郁金等。属痰火者加用竹沥,白矾,黄芩等。

  3、风痰

  主要症候:恶心,呕吐痰涎,眩晕或突然跌倒,神志昏迷,喉中痰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脉弦滑。

  治疗方法:化痰平肝熄风,用陈皮,半夏,远志,钩藤,白蒺藜,珍珠母,地龙,全蝎等。

  二、暑证

  (1)暑热

  主要症候:身热,口渴,烦躁,多尿,无汗或少汗。舌苔薄黄,脉数。本病小儿发生的较多。

  治疗方法:解暑清热,用香薷,青蒿,鲜藿香,银花,薄荷,六一散,西瓜皮等。

  (2)暑湿

  主要症候:肢倦乏力,胸痞腹胀,纳食减少,口淡或苦,可有低热,大便稀烂等证。舌苔腻,脉濡软。

  治疗方法:清暑化湿,用清水豆卷,藿香,佩兰,厚朴,制半夏,扁豆,焦六等。

  主要症候: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心烦,口渴,高热,无汗,甚则神志昏迷。舌干燥,脉数无力。

  治疗方法:清热生津,用生石膏,知母,麦冬,芦根,银花,连翘,香薷等。2022-09-30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0:50: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治疗方法:清肺化痰,用黄零,竹游,半夏,桑白皮,冬瓜子,海蛤壳,鱼腥草,芦根等。2、痰蒙心窍 主要症候:神志痴呆,胡言乱语,喜怒无常。如同时见到面红,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苔黄,舌质红,则属痰火。治疗方法:化痰开窍,用陈皮,半夏,远志,胆星,菖蒲,郁金等。属痰火者加用竹沥,白矾...

  • 需要注意的是,暑咳的治疗,除了应该辨清肺、脾胃、肝肾脏腑虚损程度之外,也要根据有无痰、痰的颜色和多少随证治疗,切不可盲目使用止咳药。在近期来咨询的病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人群会有“白痰就是有寒,黄痰就是有热”的错误观念,并以此为标准自行用药。事实上,白痰量大也有可能是热所致。当...

  •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暑湿型和时行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

  • 症见发热、微恶风、有汗、口渴、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清热解毒口服液:适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暑湿感冒表现为发热,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胸闷泛恶纳呆,大便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比如:藿香正气水、软胶...

  • 四、辨证施治 中医看病强调审症求因,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等体征,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而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疗效。五、药膳调理 根据咳嗽的不同类型,可以选择相应的药膳进行调理。如肺燥咳嗽可用生梨、川贝、麦冬等煮汤服用;脾虚痰湿者可用茯苓、山药、白扁豆煮粥食用等。但需注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