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清代医家对此的论述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另辟新径,独具一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陈修园对于张氏的学说极为服膺,他在《伤寒论浅注?凡例》中说张志聪张令韶“阐发五运六气、阴阳交会之理,恰与仲景自序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之旨吻合,余最佩服。”因而强调“六气之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并在张景岳“本标中气图”的基础上将六经标本中气与脏腑经络结合起来论述。唐容川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对张志聪过分强调六经气化形气相离的观点提出了批评,指出“二张力求精深,于理颇详,而于形未悉。不知形以附气,离形论气,决非确解。”强调六经气化与六经所属经络脏腑的关系。陆九芝也推崇张氏之说,以气化学说进一步阐述了六经病的病理特点和治疗大法。众多医家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伤寒六经气化学说。

2016-06-04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1 23:29: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清代医学家张志聪与张令韶共同创立了《伤寒论》中的六经气化学说,以张志聪为主导。他将《内经》中的气化学说与天人合一理论融合,解释六经病的病理。张志聪在《伤寒论集注》中阐述,人体的三阳三阴对应天的六气,强调气与天道的相应。他认为,人体无病时,六气正常运行,与天相应。一旦外感风寒,邪气会...

  • 唐容川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对张志聪过分强调六经气化形气相离的观点提出了批评,指出“二张力求精深,于理颇详,而于形未悉。不知形以附气,离形论气,决非确解。”强调六经气化与六经所属经络脏腑的关系。陆九芝也推崇张氏之说,以气化学说进一步阐述了六经病的病理特点和治疗大法。众多医家的论述...

  •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创始人为清代张志聪与张令韶二人,而以张志聪为主。张氏将《内经》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与天人相应等理论用来阐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如他在《伤寒论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阳三阴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在《侣山堂类辩?伤寒论编次辩》中也指出“天有六...

  • 张氏门下弟子众多,其中以高士式最为知名。在《伤寒论》的研究上,张志聪继承了张遂辰的学说,坚持旧论,并主张运用气化学说来解释和研究六经以及相关病症,他被视为“六经气化说”的重要推动者,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现代医家对《伤寒论》中的六经气化学说持有不同的见解。一方面,章太炎氏批评张志聪、陈修园的理论,认为其过于依赖运气学说,将实际的医学著作转化为空洞的玄谈,强调其存在理论上的问题和学习上的障碍()。赵恩俭氏则指出,将六经与六气简单对应可能导致学问空泛,不利于理解《伤寒论》的辨证论治(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