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张志聪学《伤寒论》四十三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得了伤寒八九天了,机体在与邪气的斗争中,体能已经消耗很大了,机能也衰退了;在这种情况下还给患者拉肚子,使得机体向外发散的力量进一步减弱,能量大量停滞在上焦了,所以会出现胸满。能量停滞而不能往外发散,就产生了病理性热,所以出现了发烦的症状。心在能量被大量消耗的情况下,还高负荷地工作,使心过渡地劳累而变得虚弱;而且因为功能减弱,很难抑制已经兴奋了的状态,所以承受不了高负荷的工作所带来的压力,进而发生受惊的情况。在能量被大量消耗的情况下,大量的能量还是要往外发散,所以往膀胱输送的能量就明显减少了,进而出现小便不顺畅的情况。说胡话,说明足阳明内腑—胃产生了病理性热,按理讲这时候机能应该很亢盛;但事实上能量往外发散是受限的,能量大量停滞在了上焦,说明阳明系统已经沦陷了,疾病已经发展到少阳系统了,是作为能量发散机制的少阳系统发生了异常而导致的。全身发重,说明能量无 常发散到全身,翻身都困难。那这时候应该先补充机体的体能,并将侵袭到少阳系统的邪气排出去;但力量不能太大,所以柴胡汤剂量整个减了一半。邪气排出去了的话,能量不再大量往体表发散了,所以能量可以正常往膀胱输送了;然后再将胃的热排出去,同时使高负荷运行的心的机能冷静下来,就不再发生受惊的情况了,这样就可以好病了。选方就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方歌:参芩龙牡桂丹铅,苓夏柴黄姜枣全,枣六余皆一两半,大黄二两后同煎。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得了伤寒,出现腹部发满,说明能量在中焦发生了停滞;说胡话,说明胃已经产生了病理性热,使与胃属于一个系统的口出现病理性活跃的表现;寸脉鼓起来,且摸起来紧张,说明能量仍然停滞在体表而没能发散出去。那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就是能量无法通过汗液往外发散出去,进而发生了停滞,使得机体鼓动起阳明系统来帮助太阳系统,以达到发汗的目的。胃的病理性热更强盛的话,就使机体从太阳病,进一步发展到以阳明系统的内腑—胃和大肠的功能异常亢盛为病理改变的阳明腑实证。这样一来问题就更严重了,阳明腑实证可是会死人的。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给胃降降火,采取的手段就是用胆汁的苦来消胃的热。这就是中医所谓的“木克土”,学名叫“纵”,所以就要给肝增加能量来加强排胆汁的力量了,所以就要刺期门。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得了伤寒,出现发热是正常现象;按理讲伤寒的怕冷程度应该较高,但条文只是说微微怕冷,说明提供到太阳经的能量很充足,很快就要将寒邪排出去了。口渴程度很严重,说明机体对水的需求量很大,这是因为大量的体液被供给到体表,体内的体液出现了匮乏而导致的;也是阳明内腑—胃的机能旺盛,有能力将大量的体液和能量往体表供应出去的结果。因为能量不能充分地通过汗液往外发散出去,就使得能量大量停滞在了中焦;自行出汗,说明供给到体表的能量和体液,已经足够将邪气排出体外了;小便顺畅,说明能量已不再大量往体表供应,使得一部分能量可以供给到膀胱,以保证小便功能的正常进行;所以条文讲:病要好了,但如果发汗和小便的力度太大的话,会使机体大量失去体液而出现休克的情况,所以这时候必须将原先亢盛的机能冷却下来。而能量的供应主要靠的是肺的呼吸运动,所以机体就通过抑制肺的机能来降低已亢盛的机能。所以就通过加强肝的机能来抑制肺的机能,这就是刺期门加强肝功能的原因,这就是中医俗称的“肝乘肺”。 2022-06-04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4-09-21 05:44: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