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伤寒论的注解有哪些

《伤寒论》之注释,起于金代成无己之《注解伤寒论》。此前《伤寒论》诸研究者,如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等,严格而言,均非注释,故《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将其纳入“发挥”之列。
继成无己注本后,《伤寒论》的全注本较早的有:
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8卷(刊于1589年),
张遂辰《张卿子伤寒论》7卷(刊于明末),
清代喻昌《尚论篇》8卷(刊于1648年),
柯琴《伤寒来苏集》8卷(刊于1669年),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刊于1683年)等。2014-03-19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0:52: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论》之注释,起于金代成无己之《注解伤寒论》。此前《伤寒论》诸研究者,如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等,严格而言,均非注释,故《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将其纳入“发挥”之列。继成无己注本后,《伤寒论》的全注本较早的有: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8卷(刊于1589年),张遂辰《张卿子伤...

  • 【注解】①伤寒一曰:外感病早期。伤寒:此指广义伤寒,与上条狭义伤寒有别。一日,约略之辞,指患病初期。②脉若静:脉象变化不很大,与太阳表证相符,如伤寒脉浮紧,中风脉浮缓,无数急之象。③脉数急:脉的速率很快。与脉静相对而言,表明脉象已经有了显著变化。【解读】伤寒乃言邪,太阳是言正...

  • 推荐版本:张仲景原著的《伤寒论》以及后世医家如宋代的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或清代柯韵伯《伤寒来苏集》都是非常好的版本。这些注解对原书的解读详尽而深刻,对于理解古代医籍,特别是其中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运用,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以下为推荐版本的 一、《伤寒论》原著的重要性 张仲景原著的《伤寒论...

  • 第318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微恶寒者,当灸之。师弟:少阴病轻证可灸之。口中和,无热也。师兄:并非少阴病轻证都可以灸,口中和也不一定无热,当看小便黄与白。第296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白者,少...

  • 考证注释:此类医家认为,王叔和编次顺序有误,因此重编原文,进行注释。如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喻昌的《尚论篇》、黄元御的《伤寒悬解》。分类注释:从辨证论治角度进行阐发,将方剂、治法重新进行编次分类,进而注释。如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徐大椿的《伤寒类方》。...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