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伤寒论》中“六经”所指的“三阴病”?

所谓三阴病,一般多是三阳病转变而来,特点是不发热,证状表现虚寒现象,如腹满、呕吐、腹泻、口不渴、食不下等称太阴病。如疾病出现脉象微细、四肢厥逆、怕冷、喜热饮,说明气血虚弱,称少阴病。还有一类疾病多因误治,呈现上热下寒,忽厥忽热,饥而不思食,或下利不止,手足厥冷,呈现寒热错杂现象的称厥阴病。
2020-01-01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32: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六经,是《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的重要概念。六经指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这六类,每类又分为手足两经,共十二经。十二经内连脏腑,外通四肢百骸,形成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六经之名源自“经”,经即道路,表示十二经是连接脏腑与四肢百骸的通路。三阴三阳是根据阳气和...

  • 三阳指表、热、实证;三阴指里,寒、虚证。凡病之初起,疾病在浅表,出现热实现象的,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属于阳证的便称太阳病。凡病邪入里,病情属于阳证,并表现胃中燥实,大便干燥、发热谵语、口渴、脉象洪而有力、舌苔黄厚的属热实在里,称阳明病。另一种既非表证,又非里证,证...

  • 所谓“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六者而言。这是按照外感发热病起始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证状,并结合患者体质强弱的不同,脏腑经络的生理变化,以及病势进退缓急,加以分析综合得出的对疾病的印象。三阳指表、热、实证;三阴指里,寒、虚证。凡病之初起,疾病...

  • 改写后的文章如下:伤寒论中的六经病,分别为太阳病、少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和厥阴病。以下是各经的概述:1. 太阳病: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分为伤寒证和中风证。伤寒证表现为恶寒、体痛、呕逆等,无汗,治疗以麻黄汤类为主;中风证则发热、汗出、恶风,有汗,用桂枝汤类治疗。2. ...

  • 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六经是有标本,六经: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六经本气,厥阴本是风木,少阴本气是君火,太阴本气是湿土,少阳本气是相火,阳明本气是燥气,太阳本气是寒水。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