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相交于承浆穴,返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发际,至额前。

  分支:自大迎穴前方下行至人迎穴,沿喉咙向下,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经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考试大网站收集而后下行,沿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分支:自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至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2023-03-01
mcxzy 阅读 9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4:16: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 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腑下走出。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部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十二经脉循行于胸、背、头面、四肢,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

  • 1.循行部位: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旁行人跟内角会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向下沿鼻的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龈内,复出绕过口角左右相交于颏唇沟(承浆穴),再向后沿着下颌出大迎穴,沿下领角(颊车穴),上行耳前,经颧弓上行,沿着前发际,到达前额(会...

  •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分支:自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复出于外,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

  • 十二经脉循行路线及穴位定位如下: 一:手太阴肺经 1.循行原文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横出腋下,下循臑内前廉,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定位 · 中府: 在胸部的外上方,云门...

  •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内侧;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外侧;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行于下肢的前、外、后侧;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行于下肢的内侧。十二经脉的病候涉及多种症状:手太阴肺经病候包括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